研讨会开完之后,李岩落在后面,问张知木:“张总,我们一下子接收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都很穷,更需要建设,我们把窑岗弄得和那些地方差距太大好吗?”
张知木很喜欢李岩动脑筋的这一点,呵呵一笑说:“李公子!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怕哪些地方的人眼红,和我们有二心。可是反过来,我们要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窑岗这样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不是更好。我是想让窑岗尽量的做的完美一些,给大家打一个样,让各地的官员百姓们都有一个努力的目标!”
“哦!张总想的也对。”李岩说,“我们这边法典的起草工作进展也不小。今年我们又从北京弄来了了不少原来刑部、三法司的官员。还有不少新毕业的学生,参加了我们的工作。可是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张知木说,“你们要先把我们主要的思想写成宪法。我们已经明确实施的政策,也先整理出来。还有一些我们可以参照大明朝法典。也就是将所有大明法典梳理一遍,看有哪些适合我们继续用的保留下来,不适合的也提出来。因为大明朝法典也是经过很多年完善的,比较全面。梳理完了大明法典,我们再看看那些需要补充的。我们将主要的法律框架搞出来就行,其他的可以慢慢完善。”
“嗯!这是一个省事的办法。”李岩说。
“你看我们盖一个大楼,需要很多图纸,然后才能施工。我们建设一个新的国家,就是要凭着一部律来进行建设。”张知木说,“李公子文武兼备,可是没有机会出去施展,有些对不住你。可是这个工作实在是太重要了!”
“呵呵!张总,我的工作你就不用做了。我越是做这件事儿,越是明白他的重要性。”李岩说,“我们做的是对千秋万代都有好处的事儿!我们那些同事们也知道这件事儿重要性,都在埋头苦干。”
“好啊!争取几年内能弄出个大概!”张知木说,“周围的仗打不了多久了!”
“放心张总,我们这边一直没有松劲儿。”李岩说,“等我们弄得差不多了,有些敏感的事儿,我都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