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赵匡胤道。

        王继恩恭恭敬敬的双手将信封放在赵匡胤宽大掌中,赵匡胤拆信,眉宇间不由露出喜色:“这个樊若冰真是好样儿!南国有这等贤才不珍惜,落在我大宋手中,一定要好好加以利用。”

        王继恩这时候便大拍赵匡胤马屁:“皇上是千古明君,自然慧眼识英雄。”

        我垂立在他身边,目睹了这封信的内容,这封信是一封献策信,大宋的船要渡“天险”长江攻打金陵。赵匡胤口中的樊若冰就想到了军舰相连做成浮桥,让士兵通过。

        三国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正是因为利用船只连相作战来克服水土不服,才会被周瑜一把火烧的全军覆没,这个樊若冰还真是大胆。

        就在这时赵光义在殿外请求进殿,赵匡胤伸手准了,赵光义进殿后,看到赵匡胤手中的书信,脸色微微一变:“皇兄,樊若冰不可重用,他是南唐之人,很可能是南唐派来的细作。”

        这一句极为唐突,他进殿后既无行礼,也无请安,出口就是一句弹劾樊若冰的话。

        可赵匡胤似乎并不生气,走下龙椅扶起赵光义:“光义,你可要改改你的急脾气。”

        “臣弟是听说皇上要重用樊若冰,故而寝食难安,才会慌慌张张闯入大殿。”赵光义抬眼之际恰好看到我垂立在赵匡胤身后,微微有些吃惊,目光变得有些冷。

        “王继恩赐坐。”赵匡胤一声令下,王继恩就马上命人搬了一张沉香木雕花椅。

        等赵匡胤坐上龙椅后,赵光义才坐上那张雕工精细的椅上。

        朝前议政,众大臣只能站着议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