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宝玲听不惯她打趣人,知道大嫂不是会回嘴的人,就替夏菊花说:“我嫂子会不会我不知道,可她干活利索是谁都知道的。就算是现学,也不会四五天才编一张席。”
李常旺家的一下子闭嘴了——安宝玲说的那个四五天才编一张席的人,就是她。其实妇女们编的都不算快,要是自己家用的话,有个一天半就能编好一张席。可是给生产队编,怎么也得两天两天半才编好,而李常旺家的,一张席编四天多是常事。
要是李常旺家的干活是把好手,还能反驳安宝玲两句,谁让她干活慢呢?
李常旺家的嘴上不说话,心里恨恨的想,编席的谁都不快,夏菊花又是头一回编,会不会起头收边还两说呢。她就等着,到时候夏菊花麻爪的时候,安宝玲会不会放下自己手里的活,去帮着夏菊花。
说嘴谁不会,安宝玲真不顾自己的工分帮夏菊花,她才服气。
她就是觉得夏菊花难得跟妇女们一起干活,又是个说啥都一听一过的性子,深了浅了不会跟自己急眼,才拿她打个趣,谁知道就出来一个安宝玲。
带着这种心理,李常旺家的一边编着自己手里的苇席,一边盯着夏菊花的动作,一会儿就看直眼了:夏菊花的动作太娴熟,细长的苇杆在她手里就象有生命一样,一根根顺头顺尾的由着她摆弄。
苇刀也被夏菊花使的得心应手,轻轻一顿一拉,一根苇杆就被从中间破开,几下的功夫,夏菊花身边就出现了几根粗细相同的苇片。
这一手不光镇住了李常旺家的,也镇住了同样想看夏菊花笑话的妇女们——编苇席是个技术活,除了起头收边外,就数破苇片让人头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