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演讲并不只是演讲。
一节语文课开始,伴随着陈老师一声“谁演讲”,底下坐着同学们又开始奋笔疾书,因为讲台下听演讲的同学要及时记录重要内容。
等待演讲结束后由陈老师宣布“讨论”,所有人便需要参加到讨论当中,这时需要把自己没记全的句子补齐,然后整理文章思路。
像是全班约定俗成的般,陈老师的小扩音器叮咚一响,全班会瞬间安静下来,等待陈老师随机点同学念出自己记录的句子以及分析演讲的文章。不过自打我到五班来,陈老师还没有点过我。
演讲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点评后黑板演讲同学抄写的经典内容,不过这也就是套路问题了,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句式“如果能……就更好了”。
十二月下旬,陈老师住院快一个月了,正巧演讲马上要轮到我,而我的演讲内容有关一个古代历史人物,所以方才高蔓娆才会说我肉麻。
毕竟我是人家的小迷妹嘛。
我很喜欢读历史书,所以从小学的时候就接触了清朝历史,再加上五六年级时穿越剧盛行,好奇心旺盛的我便想通过自己了解的历史来挑出穿越剧的错误。
一来二去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康熙第十四个儿子胤祯起了很浓厚的兴趣。我也曾经思考过从调皮捣蛋的小霸王成长为赫赫威风的大将军王是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