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半天时间,李云鹤领着木匠就做成了一对木模。张知木一看外形非常理想,打磨的也很光滑,跟自己想象的一样。为了安全起见,张知木亲自用称好的铁,放竹筒里刻了个刀痕,又用木棍把俩木模按进水里,果然,水面到刀痕处。张知木很高兴,对李云鹤说:“晚上,你和木匠们一起吃,每人半斤酒。”木匠们和李云鹤乐得不得了。尤其是李云鹤得到张知木如此肯定,心里象喝蜜似的。
“倒出两百个砂模。再多做几个木模,这样一个砂箱可以弄四个砂模。”张知木吩咐。
“砂模倒好后,要搭个窑烘烤,用砖搭个拱形窑就行,窑温不能太高,要慢慢把砂模烘干。”张知木又说。
晚饭后,李云鹤过来找张知木,说:“木工活基本上就完了。方才那两个木匠见这里的人都挺好的,问可不可以留下来。他俩都是外乡人,找点活干不容易。他们说了,看我们这里人都很忙,没木工活,杂活也都能干。”张知木觉得这两人手艺都不错,想想留下也行,现在正缺人手,说你让他俩过来吧。
俩人一个四十多岁,一个二十多岁,是父子俩,父亲叫陆琪,儿子叫陆文臣。问他们家是哪的,听他们说是“庐阳”。张知木没听过这个地方,他们俩又说:“庐州府”。张知木以为是四川那个“泸州”,那个地方他可去过。结果不是,最后才弄明白,就是前世的安徽合肥。张知木说:“你就说是包公老乡不就行啦。那可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难怪你二人手艺不错。”
“这乱世,靠手艺吃饭难啊!”显然这父子二人,还能有些文化,就是听他们说话太费劲。
“你俩愿意就留下吧,这样,我们管吃管住,每年每人给你二两银子,你们看可以吧。”张知木说。
二人是千恩万谢的。张知木过去把这事跟黄玉坤和陈玉锋说了,二人也都说好。
第二天,大家正在忙着,突然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一会骑马之人到了,问声:“秦大少奶奶家是这么?”
原来是邱记当铺的伙计,来送信让大少奶奶无论如何,今天中午要到邱记去一趟,说有要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