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张知木说太好了,这样我们慢慢的就把人才培养起来了。关于人才,我们一是自己培养,另外也要向外招贤纳士,其它有才能的,也要找一些。

        会议开完,李云鹤就把张知木叫住了,说:“风车零件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安装呢。”张知木一听说:“那还等啥,我们现在就去安装吧。”

        张知木看到,加工好的叶片已经涂上白漆,叶片的尖部涂成了红色。固定叶片的连接基座直径有六尺,上面与叶片连接的榫卯结构也加工好。因为张知木知道如此巨大的叶片,旋转起来离心力是惊人的,如果不把叶片固定好,会很不安全。所以,这个连接基座是张知木特意选好几块硬木加工而成,而且安装完叶片以后,还要用钢筋在基座缠上几道。

        六丈高的水泥塔,在这窑岗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了,张知木看着正在脚手架上給塔刷白漆的工人,对李云鹤说,等风机都安装完,脚手架再撤吧。问题是这里一直有风,把这三个大家伙吊上去要费点劲。李云鹤说:“我和陆琪他们商量过了,只要在塔顶上固定几个杆子,即能把这家伙吊上去,只要在下面栓几个绳子拉着就不怕风吹了。”张知木从塔底下的一个小门儿进到塔内一看,那个垂直轴和传动用的伞形齿轮已经安装好了。李云鹤说:“这个垂直轴是用一整根儿圆木做成的,加工它时,费了不少劲。整根儿木头架起来旋转,用刀把它加工成上下一边粗的圆柱。现在它是坐在上下两个推力轴承上。”

        出了塔,张知木告诉李云鹤,最重要的是先把风车的架吊上去,再把尾舵装上去,最后再把叶片吊上去。现在叶片上的漆已经干了,马上把三个叶片装在基座上,安装完了还要在榫卯的缝隙间灌进胶去,最好还能用钢带钉一下这样是不是连接的更结实一些。还有那个避雷针的铜线一定别缠到风叶上。今天就把风车家调上去,安装在那个推力轴承上,再把风向舵也安上。明天在安装风叶,让风叶和基座之间的胶干一晚上。

        这个风车架是坐在塔顶的推力轴承上,下面一个圆筒坐正好坐进推力轴承的内孔里。连接风叶的旋转轴就横向装在风车上,尾舵是装在风车的后部。一个伞形齿轮就装在这个轴上,这个伞形齿轮正好与垂直轴顶部的伞形齿轮咬合在一起,这个轴在风叶带动旋转式也就把动力传给了垂直轴。

        等陆琪等人,把塔顶上的木竿子都固定好,吊装工作就开始了。通过绑在塔顶木杆子上的滑轮,地面上有二十个人拉绳子,就把风车拉到塔顶的脚手架上,塔顶上的人用滚木的办法,一点一点把风车推到塔顶的位置。四周的人一起用力,就把风车稳稳地坐在推力轴承上了。接着陆琪亲自调整了一下伞形轴承接触的距离,再把伞形轴承固定死,风车架就算安装完成了。接着安装尾舵就容易得多了。张知木告诉陆琪,一定把轴承容易进灰的地方用油封都封好。这所谓的油封就是用毡子和油做成的,主要是为了挡灰尘用的。李云鹤和几个工人正把叶片安装在叶片基座上,这大家伙占地方太大。前世时,张知木知道一个三十千瓦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也不过是六七米长,但是张知木知道这叶片的形状可是高科技的问题,自己的叶片和转动机构效率都会很低,不可能相比。不过用于提水的话,快点慢点都不是问题。就是不知道风速快的时候,那两个轴承散热怎么样。到时候看看再说吧。

        缸窑的窑长武金峰(武山的父亲),赶着马车拉来一口大缸,和两根儿缸管来报喜来了。这两根儿缸管是一尺粗的分别是三尺和五尺长。

        缸窑今天开窑,温度一低下来,他就把东西拉来了。张知木摸着还温热的大缸说:“祝贺你们取得了开门红,今天缸窑那边你可以让工人们喝点酒,给大家加俩菜,好好庆祝庆祝。有时间我会去看望大家。”这时窑岗的干部们也都过来向武金峰表示祝贺。一时间武金峰被弄得不知所措。这是个老实人,本来以为,他自己是外来的人,尽管张知木给了他窑长的职务,可是窑岗的其他事情,他从来不过问,在窑岗也就是很不起眼的人物。没想到自己今天这么受大家的重视,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