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炳义拿出中小学的教材,让张知木最后看一看,这是经过几次修改后的定稿。
张知木说:“改好了。我就不再看了,马上就印刷吧。”
编写中小学的教材,张知木和那些请来的文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甚至吵得都有一点**味了。
张知木主长孩子们识字要先用白话文,以后再学文言文。因为文言文对交流思想和科学描述来说太不科学,不利于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的传播。为此,张知木还亲自给这些文人们,上了一堂标点符号课。对他们讲,就是文言文这些标点符号也十分有用。借着讨论教材的机会,张知木还对那些正在编写字典的文人们,提出了简化汉字的建议。结果招来一片反对。这些文人们反对的理由是,老祖宗的文字绝对不能改。张知木说,如果都不能改,那现在应该写甲骨文。那才是老祖宗的。如果你写现在的文字,就是对老祖宗的背叛。这些人都不讲话了。张知木对这些人有些生气。他们反对简化字,有些人是不希望有更多地认识字,这样他们才有些优越感。张知木说:“这些繁体字难学难写,继续保持现状,就是对老祖宗的不敬。因为老祖宗造字的时候,就是为了子孙们能更好地交流思想。而不是给那些吃饱了无所事事人来玩的。我们老祖宗一直以来是不断地改进文字,我们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后来,折中了一下。编写字典的时候,用原来的字。同时每个笔画特别复杂的字,旁边编写一个简化字。字典按原来的注音方式,再加上张知木的拼音方式标注。字典用白话注解,而且用标点符话号断句。小学生的课本儿用白话文,但要加一些文言文课程。
这对这些文人来讲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这也是在现在窑岗这个环境里,这些文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才勉强做到这样的。张知木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有这个特殊位子,是不可能让这些文人能做这样的妥协的。没有办法,这事儿就得要来点强硬的。
走之前,张知木和陈玉锋、刘云经过仔细商量,决定给李茂派出一些得力的干部,支持他的工作。最后挑选出十名第一次北上就跟着,又经过南下考验的弟兄。
张知木亲自给这十个弟兄,上了两次课。告诉他们:“你们这次出去是代表这窑岗,所以一定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其他弟兄们搞好团结。我们窑岗今后还要更大更快速的发展,你们就是开路先锋。”接着有事有关国家理想信念等的一番灌输。好在这个时代的人,脑子里的东西不多。很容易就被洗脑了,一个个劲儿鼓的足足的。
这十名干部和陆文臣一起南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