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一百一十章学校开学

        出了这事儿让李菁很自责。他心想,如果射出的那支弩箭若是偏一点儿,伤了张总,我就没法再去见窑岗的父老了,就得自己抹脖子了断了。

        看到李菁自责的样子,张知木说:“这事儿不能怪你,我自己还以为带的人多了呢。若不是你坚持多带些人,这次可能就够呛了。再说我们没法判断那里有埋伏,你也不可能把路两边都搜一个遍。”

        听了张知木的话,李菁心情好了一些。就马上安排人把两个投降的俘虏分开审问。

        根据二人的口供知道,他们这次来的二十五个人都在这了。这让张知木就放心了,在北上之前解决了这块心病,就没了没了后顾之忧。

        这次,李自成派来的人可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人物。

        自从开封撤退之后,李自成一直闷闷不乐。本来这次他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开封的。因为拿下开封以后,就可以东渡黄河直逼北京,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决战。没想到让一个商人坏了大事儿,使自己耗费了几乎全部粮草的努力付之东流,这对军心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李自成就闹不明白,一个从来不见经传的商人,为啥就有如此胆略,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一下子就能扭转乾坤呢。这个着力点的选着和发力时机的把握都非常的老道。若是时间提前一点,也不会产生啥效果,如是再晚一点,可能开封守军就支持不住了。可是就是在这双方都已力竭,都在坚持的时候。他在这个平衡的天枰上,轻轻地放下了一个打破平衡的砝码。

        看到李自成闷闷不乐,他的铁哥们儿刘宗敏也跟着不快乐。刘宗敏问闯王,“你这一天天的不高兴到底为啥啊?不就是开封这点事儿吗。当年从潼关突围时,就剩了十八骑。我们不也挺过来了吗?”

        李自成对这个一起出生入死的哥们非常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进京以后让他惹出天大的乱子。听了刘宗敏的话,李自成微微笑说:“宗敏哪,我现在到是不怕打败仗,可是怕打糊涂败仗。这次我们在开封志在必得,可是竟然能让一个小小的商人坏了事儿。我们要明白,这个商人手段之高明,我们军中尚无一人能及。这个人现在是一个商人,如果让他得势的话,可能比那个八大王张献忠和崇祯都难对付。”

        这一点,李自成还真就看对了。一个领袖人物就是能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看出事情本质。李自成是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他有度量能把一两次败仗放下。不然他也不会从银川一个下岗的驿卒,成为号令天下的英雄。他就是从张知木这次开封解围这件事上,看出了张知木的不平常之处。因为张知木这次小小的行动,在李自成所经历的阵仗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可是就是这样的一次小小的行动,就整个遏制住李自成进军的势头。其实李自成不知道是,这次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小小的行动,改变的是整个历史的进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