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那次王公公离开张知木开始追那些逃跑的清军时,一开始还很顺利。王公公给各处总兵守备都送了信儿,各处也都回信说,马上出兵。可是等快追到了蓟县了,援兵也迟迟未到,气的王公公跺脚大骂。可是也没办法,他知道自己组织的这两万人,打顺风仗还行,如果硬拼去,一下子就会散了。没办法只好采取尾追的办法,小打小闹的,以多对少的把清军的后队给收拾了一点。

        不过这个王公公离开张知木带队追出来不久,就觉得有点儿上这个张知木的当了,这些清军都是轻装而逃,那他们的东西就都丢下了,张知木一定是奔东西去了。

        后来这些清军在他们留下守蓟县的军队配合下,又从原路黄崖口退回去了。

        王公公回到京城,汇报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当然他过分的强调了他带去的两万人的作用。因此崇祯得出一个结论,张知木还是靠偷袭等巧劲儿取胜的,没有王公公带去的两万人马,他也不能打大仗,就象追击这样的仗他都不敢打,他害怕死人。另外这人是个商人,非常贪财。所以这样的人,没有大志向,可以利用但不足为虑。

        其实他现在就是虑也没办法,没了张知木帮忙,崇祯心里已经不踏实了。

        开始磨制透镜时,张知木对三人说:“我们今天先去制玻璃毛坯,这是磨制镜片的基本材料,没有玻璃就啥也谈不上。那么我们如何选玻璃的尺寸呢。一把情况是玻璃的厚度是口径的六分之一。每个镜片要选用两片玻璃,一平作为主镜另一片作为模板工具。现在我们制作口径10厘米的透镜就要制作厚度为1.7厘米直径为10厘米的玻璃,这是物镜玻璃的尺寸;目镜的尺寸为2厘米,那么玻璃的厚度为应该为0.4厘米。为了方便目镜的玻璃久居0.5厘米,或者再稍厚点也行。”

        这三个人年龄稍大一点儿的有三十多岁,名叫孙亮,另两个二十多岁,一个叫刘三,一个叫赵峰。张知木就让孙亮作为他们三个的头。

        孙亮说:“做玻璃的模具是不是也得我们自己做?”

        张知木很喜欢他们这样,说:“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做。”

        “那我们回去做几个模具来,然后在去制作玻璃。”孙亮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