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木说:“一定能在你么封顶前搞好,就是稍晚一点儿也没事。钟可以在楼造好了之后再安装。我让李云鹤马上过来,看看他有没有人能抽出来几个搞这个。”说着张知木起身,去让杨玉琳把李云鹤找来。
卢炳义说:“这个事儿有意思,我安排一个人参加这个事儿。”
张知木说:“那太好了,现在就派人去把你的人找来吧。我一起介绍一下。”杨玉琳又马上安排人去请卢炳义的那个学生过来。
李云鹤一进张知木的办公室,看到这么些人在这里,以为出啥事儿了,问:“出啥大事儿了?”
张知木笑着说:“没出啥大事儿,但是我们想办点儿大事儿。”
张知木就把要造钟的事儿说了,然后问李云鹤能不能再安排几个人出来参加造钟的事儿。李云鹤说:“安排三四个人没问题。我们有一些人可以单独的做点事儿了。再有陆先生的学生帮着计算就更没问题了。其实好多东西我们也能算,就是算完了心里也没底儿。好在卢先生弟子们搞计算有一套,我们那些齿轮传动的关系都是卢先生弟子们帮着推导出来的。”
等卢炳义的那个学生到了之后,张知木用一个细绳拴上了一个陆琪送过来的一把锁头,左手提着绳,右手一推悬挂着的锁头说:“大家观察一下,这个锁头的摆动频率,一直是不变的。而且这个频率和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只与这个绳的长度有关系。其实,这个道理完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论证。等下次讲课的时候,我会把这个论证推导的过程讲给大家。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自己先推导一下。”
李云鹤忍不住的问:“这个东西又怎么能做计时用呢。”
其实张知木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个老式的大坐钟,那时觉得那个钟比自己还高。他经常看父亲拆卸那个大钟,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张知木也经常的打开那个大坐钟摆弄,那时候家里人都觉得那个钟的时间不准,这很可能是与张知木的好奇有关。这个好奇心,一直伴随着他到了中学,等到上物理课时,通过老师的讲解,张知木才真的明白了钟为啥能走的那么准。后来找到了一本介绍钟的原理方面的书,才对钟不感到神秘了。
张知木说:“这样讲吧,如果我们让这个摆动的频率为一秒钟一次,这个摆每一次摆动,让一个有六十个齿的小轮转动一个齿,这个小轮上安装一个指针,我们称其为秒针。那么这个指针就会每一秒钟,转一个角度,这角度是360度除以六十为6度。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转一圈。如果用一个转动比为一比六十齿轮和这个齿轮相啮合的话,这个被动的齿轮也带一个指针我们称其为分针。这个带秒针的齿轮每转一圈,这个分针转一个角度,也就是六度。如果秒针转六十圈也就是六十分钟或者叫一小时,那么分针也就会转一圈。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安装一个时针用来指示小时为单位的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