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电报的和发电机的试制成功绝对是一场革命的开始,为此张知木又一次把窑岗的领导们召集在一起,开一个会,向大家通报了这些成果,并介绍了这些东西搞成了以后的意义。

        第一个对电报感兴趣的是欧阳鹤,“张总,电报这东西可不可以用车拉着,到战场上,现布线使用。”

        欧阳鹤的话,使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电影里面那些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布线的电话兵,张知木回答说:“当然可以,只是李云鹤要费点劲,以后要将铜丝拉得很细,没根儿通信线将来都不是一股而是多股的细线,这样线就容易打弯儿,就可以卷在一个线轱辘上,在战场上由士兵背着随时布线,这样线布到那里,那里就可以通电报。”

        陈玉锋也明白了欧阳鹤的意思,说:“那以后,战场指挥可就方便多了。”

        张知木说:“电报还是不太方便,以后我们还要搞出电话,到那时,直接对着话筒说话,对方就直接听到,直接下命令就行。不过这事儿要慢慢的来。我们搞电的兵到现在才只有四个人。”

        陈玉锋接过话说:“那就赶快给他们多配人员,这事一点儿别耽误。”

        张知木说:“陈叔的意见很对。这个部门要加大力度支持,要人给人,要银子给银子。不过我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我想在窑岗和凌水码头之间先架设一条电报线路,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时的和凌水码头那边保持联系。”

        陆成祥说:“这是好事儿,可是张总算没算过,要用多少铜线。这些铜线要用到多少铜。”

        张知木很佩服陆成祥的经济头脑,说:“我算过,用直径两毫米的铜线,双线从窑岗布到凌水码头的话需要铜3740公斤铜。因为这里到凌水码头大概有八十多里,一里等于576米(古代的里不同于现在的里),我们按九十里、每里600米算的话,双线一共需要铜0.44立方米的铜,我们按铜的比重每立方米8500公斤算,也就是3740公斤。我们从大同姜总兵那换回来的还够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