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王公公笑着说:“张东家别误会。皇上是觉得你们窑岗能用最少的兵力打胜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们有火枪。这次皇上派我过来,一是给周总兵押运一些银子,另外皇上觉得我们合作过,非常熟悉,想让我跟你讲一讲,看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一些火枪。这样的话,不用给周总兵派兵,他们现有的军兵能配上一些火枪的话,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的提高了。”

        “临到任前,我到了潼关一趟,我也看到了你们给宁德将军的火枪,宁德一再讲,有了火枪,潼关固若金汤。我也看到火枪的威力。更主要的是,你们只用很少的人,拿着这火枪把蒙古骑兵和满清铁骑都打败了。这除了说明你们窑岗人能征善战,也说明了火枪的威力。”周总兵话说的很严谨,根本不象他猛然间给人的印象。张知木由此断定,此人是一个会用脑子打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莽夫。

        可能是怕张知木拒绝,没等张知木说话,王公公就说了:“张东家,皇上知道这火枪制作不易,你送给工部的火枪样子后,他们一直在仿制。可是制作一把枪,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皇上说了,火枪的事,一定不能让您陪着。我看就按你给大同姜总兵的价格行吗?”

        张知木见他们这么说,知道他们来之前,已经把自己和大同、潼关的联系都了解得很清。看来锦衣卫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就连自己和大同的生意都一清二楚。

        张知木说:“不瞒二位说,我和姜总兵的生意,我是略有亏损的。就象王公公说的,制作一个火枪的的枪筒实在是太费劲。而且这也是没有别的办法的事儿,只能一点一点儿磨。可是我为什么还是卖给他了呢。是因为,姜总兵有了火枪,就能稳固的守卫北方边界,我们就有了安全感。所以就是再赔,也要做这单生意。”

        周总兵见有门儿,接过话说:“张义士,我觉得我们山西目前的情况是西边的危险比北边的还要危急。如果可能我们也想先买一千只火枪。”

        王公公又抢着说:“银子的事儿,你别担心,这次皇上给周总兵拨了一些银子,山西总兵衙门还有一些存银,另外抄没徐定国家的银子也不少。这次都留给周总兵。”

        周总兵接着说:“其实我们山西总兵衙门也有自己的一些收入来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象大同的姜总兵一样,用物资换火枪。我们那里没有铜,可是有大量的煤炭。”

        张知木苦笑着说:“看来我就是不想卖也不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