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啦,快说说今天还要弄啥好东西?”只有李云鹤敢这样和张知木说话。
张知木笑笑说:“你这家伙!我问你,你们的车床和蒸汽机主轴的转速是多少,你知道吗?”
李云鹤回答说:“具体的不知道,我知道哪些是快的哪些是慢的就行了。慢了的我就去调快点儿;快了的我就去调慢点儿。”
张知木说:“行啦,那些办法以后就不行了。我今天来找你就是要解决速度的标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就是要解决时间的计量问题。”
李云鹤好像有点明白了,说:“卢炳义先生帮着那几个搞大钟的,把时间已经调整很准确了。一天来下来不差十分钟,现在还在调呢。”
张知木知道李云鹤说的这事儿,因为大钟已经做好,可是时间的标准没法确定,卢炳义就用日影的办法来确定时间。比如今天午时就是树在院子里一根儿竹竿的日影最短时确定时间为中午十二点,等到第二天日影最短时间,为第二天的十二点。这样两点的间隔为二十四个小时。如果是种慢了,就调快一点儿。快了在调慢一点儿。现在时钟每天的误差已经可以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还在慢慢的调整。不过用这个钟的秒针计时的话已经是很准确。这个钟的时间误差为十分钟,全天的时间为24x60=1440分,误差率在千分之七以内。如果用他的秒针为标准制作秒表,目前来说精度完全够用。
听完张知木的分析,李云鹤问:“那秒表到底是怎么做,做成啥样呢?”
张知木觉得应该先搞出来计时用的种,然后再做秒表,因为秒表要复杂一点儿。制作用发条作动力的座钟,既可以作计时用,又可以让窑岗的钟表匠掌握发条做动力钟表的原理。这样的话,以后制作秒表甚至怀表、手表就没有多少技术障碍了。所以张知木对李云鹤说:“我们一起到我们的钟表专家那里,一块说吧。”
来到这几位负责制造大钟的人的试验车间,张知木和李云鹤看到的还是忙碌的场面。张知木知道搞设计和创造的人,永远没有会满意的时候,总会发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人也是这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