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也也很来劲儿,说:“还是回去让张总尽快的造出来钢壳船吧。到那时候就是我们想打谁的问题了。”
这时,李茂和穆义才觉得实在是困得不行,就安排好人值班,他们回去睡觉去了。
回扬州的路上,李茂他们只在应天府(南京)停留了一天,因为李茂还要到这里购买一些丝绸。这里的丝坊李茂以前来过,有很多熟悉的关系,他很快的就买下了很多丝织品。然后在顺流而下后,从镇江进到运河。回到扬州后,李茂简单的交代一下,直接把船队带到淮安。
到了淮安,李茂把陆琪他们要带回苏禄的货物先卸下来,放到码头附近的一个库房里,李茂告诉剩下来的船家说,你们的货物就先不卸了,停留的时间,会按规矩给大家补偿。好在现在的活也不多,现在船停在这里还有人给银子,船家也就很高兴。因为李茂想到的是,如果放走现在的船,货物卸一下再装一遍,费时费力又费银子。不如花些银子,让他们等着算了。最重要的是,等粮食来了,恐怕没有人会顾上这些小事儿。这点事儿还不够麻烦的。
李茂分析,上次从泉州运回来的粮食就不少,这次张总亲自下广州,那里的粮食会更多,以张总的脾气,有多少粮食他都能要,所以这次,李茂在淮安码头,看了几处货场和库房,因为这个季节,这里的雨水大,粮食放不好会发霉的。
安排好这里的事情,李茂又回到扬州,因为那里抢夏粮的事情还需要他会去处理呢。
可是李茂回扬州,还没三天呢,家里的事刚刚安排好,淮安传来消息,范成坤带领的第一批运粮船到了。
李茂又赶紧来到淮安。
大船还都在黄淮河的入海口处,由于没有大潮,进不了淮安港,范成坤是在船上放下了一个条小船进来的。
李茂见到范成坤以后,听说这次来这么多粮食,吓了李茂一跳。他知道,这些粮食不可能一次运回山西,三次运回去就不错了,所以大批的粮食,要有粮仓存放,在大船在海上等潮水进港的这段时间,李茂果断的租下了一处大粮食货场,这是一处专门存放粮食的货场,货场里有一排排的粮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