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木对他们说:“我们需要一种橡胶,要有一定的硬度,做轮胎的外轮胎,还要有软一些橡胶做内胎。软的就要比制作足球的稍硬一点儿就行。这种软的橡胶很有用,你们做一些五毫米宽一毫米厚的长橡胶带出来,这东西用在服装上非常方便,比如用在短裤的腰上,就不用绳子系短裤了,穿着也方便。这种橡胶带儿你们用模具加热挤出来就行。”
张知木选一份儿用石墨添加剂制作的橡胶样品做外轮胎材料,又选了一份稍软一点的橡胶做内胎原料,对李云鹤说:“走吧,我把轮胎的结构画给你,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制作橡胶轮胎了。”
李云鹤跟着张知木回到办公室,张知木先给画出来轮胎大致结构,告诉李云鹤: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三部分组成。
外胎是由胎体、缓冲层、胎面、胎侧和胎圈组成。
胎体:通常由一层或数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帘布层我们用斜纹帆布就行。
缓冲层: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帘布层或胶层,不延伸到胎圈的中间材料层。用于缓冲外部冲击力,保护胎体,增进胎面与帘布层之间的粘合。这一层也可以放进一层钢丝网,以增加强度。
胎面:外胎最外面与路面接触的橡胶层外胎结构。胎面用来防止胎体受机械损伤和早期磨损,向路面传递汽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增加外胎与路面的抓着力,以及吸收轮胎在运行时的振荡。
胎侧:是轮胎侧部帘布层外层的胶层,用于保护胎体,又有弹性。
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组成,起固定轮胎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