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子说:“张总说的太好了,就是要有悟性的人才行。我们招一批人能有几个有悟性的就不错。你放心,照相的事儿我亲自参加,搞一个小组专门干这个。”
临别时,张知木说:“对于培养人才,要有耐心。有些人就是大器晚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多鼓励他们。”
清风子点头称是。
张知木和清风子谈完话,已经有些晚了。来到学院操场上,只看到几个男同学在一玩儿篮球,由于教室里面没有灯。学生们大多数饭后,都在校园里看书,学习气氛倒是很好,可是学校整个显得很沉闷,根本不象有一千多个年轻人在这里,倒是很象一群老太龙钟老人们聚在一起。这让张知木感到很失望,这样培养出来的都会是是书呆子。
学院的院长是由卢炳义先生亲自担任的,实际工作是由一位从冶场过来的负责。此人曾经是一名翰林官,也叫翰林。是二甲进士出身。因为卷进了文官集团和皇上的矛盾,被皇上直接给送到冶场劳动改造了。是上次跟着一起来到窑岗的,他参加了,新字典的编制等工作,表现出来极高的文学方面的造诣。所以被卢炳义先生请来,做这个学校的副校长,其实是组织这学校的工作。
张知木一开始就觉得这样的一个人,不一定适合一所新学校的管理工作。看来的确是是让自己猜到了。张知木觉得有时间这所学校应该自己亲自过来管理,最次要经常的过来看看。张知木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安排那几个木匠制作了几把吉他,应该尽可能的多弄几把,给学生们送来。也可以多弄些别的乐器,让大家的活跃一下业余生活。也要让一个剧团的乐手们,过来教一教学生们。
总之,张知木看到学生们的样子之后,心里很是不悦。回到家里,黄玉坤听说张知木是因为这件事不高兴,说:“你不要要求学生们,能象你想象的那样。他们多数从苦日子里过来,现在吃的用的啥都是最好的,能不拼命读书吗?就是这样还害怕学不好呢。他们哪有心思去玩儿。”
张知木一想也是啊,他们一步登到天堂了,可是还都是战战兢兢的。今后我要经常去学校和同学们交流才行。要让学生们多组织一些活动。慢慢的扭转这种局面。还有扬昌他们的电灯快点了一个月了,可以让他们先生产一批给学校先用上。这样,学生们晚上就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看书学习了。晚饭是黄玉坤的表姐做的,张知木也没有去食堂吃饭。饭后张知木刚想和小青和小虎说说话,李治突然来了。张知木知道又有急事了。
原来。李治收到两封信,一封是李茂派人送过来的。另一封是宁德让让孟四儿带过来的。
李治说:“宁德信说孙传庭已经战败,李自成正率军追杀。孙传庭是一路阻击一路撤退,现在生死不明。张知木没看李茂的信就让人通知陈玉峰和欧阳鹤一起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