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知木进京被崇祯扣住了,李自成也得到了情报,他以为那次能借崇祯皇上除掉张知木呢,没想到这个张知木竟然脱身了。可是脱身了为啥还没和皇上翻脸呢,真是个怪人。就凭张知木目前的实力,难道他还怕崇祯那个没用的皇上吗?他们如此出力的死保这个皇上到底是为了啥呢?这一切都让李自成百思不解。
李自成睡不着,孙传庭又何尝睡得着。他也是躺在塌上反复的睡不着,索性就起身,坐在榻上想自己的心事儿。
最让孙传庭感到遗憾的事儿,本来这次出兵自己是抓到机会的,是可一举打垮李自成的,可是天不作美,使自己功败垂成。可恨的就是那些朝里的文臣们,若不是他们逼着自己仓促出战,准备的再充足一些,也不至于如此。其实孙传庭虽然是一代名将,可是也应该算是一个文臣。
孙传庭,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字伯雅。万历四十七年,二十六岁的孙传庭举进士。天启年间,由商丘知县调任吏部主事,当时魏忠贤乱政,血气方刚的孙传庭辞官,回乡隐居。魏忠贤倒后,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回京城要求复职,被升为验封郎中,后来改任顺天府丞。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孙传庭主动请求去任没人愿去匪患严重的陕西当巡抚,去负责剿灭农民军。到了陕西孙传庭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在榆林建军,称为秦军。很快孙传庭就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与闯王高迎祥激战四天,最后俘虏了高迎祥,送往京城处死。这才有李自成继任闯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伏击溃,带着残部十七人往陕西商洛山逃亡,李自成几乎灭亡。此时明军情势大好,可是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大才难不死。
孙传庭与农民军鏖战多年,屡建战功,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代任其职,但因与杨嗣昌等人不和,很受抑制。崇祯十二年,杨嗣昌弹劾孙传庭假装生病请求卸任,崇祯皇上发怒,把孙传庭送入监狱囚禁。
崇祯十二年春,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他想将御敌方略面陈皇帝,以换取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但为杨嗣昌阻挠,未能实现。或许是急火攻心,或许是气愤难平,孙总督再次变成了聋子,崇祯皇帝不信。毫无意外,杨嗣昌再次上书弹劾他托疾。崇祯生气了,贬职为民,后来崇祯想想还是不解气,又把他抓起来。这次刑期比较长,三年!
三年之后,杨嗣昌大学士死了,李自成第二次围攻开封,崇祯皇上想起孙传庭,把他从狱中释放,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开封。不久孙传庭代替汪乔年为陕西总督,斩杀跋扈的贺人龙,接着传庭又转战河南之地,连战连胜,李自成遂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大量抛弃财物,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1],造成了“柿园之败”。这场战役明军损失将校七十余人及步骑数千。这也是孙传庭军事生涯中一次著名的败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