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木说:“你们先搞单声道的就行,以后还要高双声道,高保真的。不过啥事儿都要慢慢的来,你们现在就是搞出来就行,声音好坏可以慢慢的改进。”
张知木是一下子就给扬昌布置了几个任务,不过张知木非常喜欢扬昌他们这样的,他们没感到事太多了,有啥意见。而是很兴奋,愿意多搞一些东西。
窑岗人这边仗打得顺风顺水,生产全面恢复,商船队又满载着出发了。可是北京城里的崇祯皇上刚刚弄到一百万两银子,高兴没几天,又开始闹心了。那些文臣们上奏说,窑岗的张知木有可能要谋反,因为他们打下了州府县城,没有请朝廷派官员接管,而是他们自己派人接管。还和李自成一样公布三年内不呐粮税。
崇祯皇上说:“窑岗的张东家本来是不愿意出兵,是朕一再命令人家出兵的。张东家来信的时候说过,他出兵的时候,就要准备好钱粮,救济那些久受旱灾又遭兵祸的百姓。他也说过,闯贼每到一处就颁布三年内不收粮税,我们去收就会失去人心。所以张东家才会不收粮税。”
可是这些文臣说:“他们窑岗人派人去了,我们朝廷怎么办?”
“张东家没有说不许朝廷派人啊。问题是我们用啥派人去。我们用的银子还人家窑岗的张东家借的。你们不是说,窑岗的张东家要是能借给朝廷银子,就是不会谋反,怎么各位爱卿说完这么快就忘了?”崇祯皇上对这些文臣们是既恨又离不开,只能耐心的解释。
一位文臣说:“这就是着张知木的阴险之处,他们到处宣布三年内不收钱粮,我们的派出去官员,没有钱粮饭都吃不上,就啥也干不了,也就没法派人去。”
“山西连续几年大旱,旱灾接着蝗灾,闯贼没进山西的时候,朝廷也收不上来一百万两银子。我们这几年从窑岗人那里借的银子已经不少。爱卿们就不要再多言。”崇祯皇上实在是不想再说这些事儿。
可是崇祯皇上看出来了,文臣们显然是商量过,今天非要对张知木搞出点事儿来不可。他们还要讲话,崇祯皇上说:“你们要知道,没有窑岗的张东家,闯贼恐怕早就坐在这了。是张东家打跑了闯贼。如果让我选谁来夺取大明江山的,我宁愿选窑岗的张知木。我就不明白了,张知木是怎么得罪了你们。你们不管这个张知木怎么做,就是要对他不利。张东家不是想当官儿,不会威胁到你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