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院长的人选就这样。我还有一个想法,跟你们商量一下。我想再建一所技工学校,专门培养各种技术工人,而且是要马上就建。你们怎么看?”张知木说,“我觉得那个陆文臣是个当校长的材料。他开办的水电焊培训班,培养了不少焊工。他有培训人员的经验。”
“张总的这建议我同意,我们的工厂越来越需要技术工人。不过张总说的马上建是啥意思?”卢炳义问。
“我的意思是,培养人才刻不容缓。现在就以陆文臣的培训班子为基础组建技工学校的班子。他们的校址确定以后再建设。现在的学员可以利用临时的地方上课。我们的工厂扩展太快,技术工人远远不够用。这样的学校,基础课可以请外人来上。技术课就可以请技术出色的工人来上。我们这次请来的不少能工巧匠,也可以让他们当老师。”张知木说。
“这件事,没有意见的话,就定下来。那么学校的位置就建在语言学院的西面。卢先生统一搞一下设计。”陆成祥说。
卢炳义说:“好了这件事我统一来安排。我们的规划总是跟不上我们的发展。不过当务之急的事是我们的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晚了,不能再往后拖。另外我们工人文化晋级考试也不能再耽误。有不少前来报考的学子都在我们这等了很长时间。”
张知木说:“等扬州那边来的学子们到了再进行考试吧!我们可以先进行工人的晋级考试。这样能大大的鼓励工人学习的热情。我们的工人业余学习班儿还要多办才行。”
“哈哈!说到当务之急,还有一件事儿。我们窑岗到修之间的路要修一下了。现在每天来往于窑岗和秀容之间的车辆人员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来回接送人的马车有的时候都排不上队。道路也压得不成样了。”陆成祥说:“我们窑岗的四周聚拢来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小买卖都把窑岗给包围了。”
看来交通问题已经是发展的瓶颈了。张知木突然想到现在没有汽车作运输工具,可是有电可以搞有轨电车,这样就可以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了。
“解决交通问题,我倒有一个想法。你们知道,现在到冶场那边来回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有火车运输方便又快捷。我们可以在窑岗和秀容之间建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也就是一种小火车一样的车,也有两条窄一点儿的钢轨,但是不能用蒸汽驱动。我们可以搞用电驱动的电车。你们说怎么样?”张知木说。
“你是想用电瓶作动力源?”卢炳义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