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那就先把近处的射击的射表先做出来。”张知木说:“我们还是老办法,我们的射表可以先做着,我们的生产可以同时进行。等我们的火炮用了一阵之后,你们还要研制安装到我们钢壳船上的火炮。这艘钢壳船,需要在前甲板安装两坐双连130火炮,前后高低配置,后甲板上布置一座双联130火炮。”

        李威说:“六门130火炮,这样的战船就会无敌天下了。”

        张知木说:“我们要是能在**福船上配置火炮的话,还可以加大火炮口径。不过目前来说,我们的130火炮够用了。等清风子他们研制出来*****,同样口径的炮弹,威力就能大几倍。比增加火炮口径效果要好得多。”

        陈玉峰说:“我们现在的战船能不能装上这样的火炮?”

        “不知道我们战船能不能承受火炮的后坐力。这件事儿我们还要和林宗伟和卢炳义先生一起研究一下。如果是能用,我想最次也要将战船的甲板都焊成一体的。要让整个甲板一起承受火炮的后座力。”张知木说。

        杨玉琳插言说:“我看不行。这样的跑没把别人打死,自己倒先震死了。”

        “不会的,上舰的火炮外面是有一个密闭的炮塔的。这个炮塔可以大大减少声音的振动。”张知木又对李云鹤说:“不过上舰的舰炮,炮的航向和俯仰需要电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你们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最好能搞成测距仪和瞄准仪做成一体,使俯仰参数自动修正。”

        “这件事儿,孙亮他们已经在搞。你放心吧!”李云鹤说。“有了几次炮瞄仪的制作经验,他们已经很老到。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人。”

        “振兴的时代,需要人才也造就了人才。”张知木突然想起了前世时,那位伟人的一句名言,不过他修改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