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一百七十二章轻取东胜州大敌来临

        东胜州城池也叫大皇城,托克托城。这里历来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拉锯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它地处黄河河套东北转折处。早在唐王朝建立后,为了抗击后突厥的南侵,于景龙二年(708年)在黄河北岸的阴山以南地带兴筑了三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就在大皇城。

        在蒙古汗国时期这里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又明显起来。蒙古汗国多次南下中原,都是从东胜州渡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而深入内地,而至云南大理及四川一带。这里黄河河道窄而且水深,冬季黄河冻结后,大军渡河如履平地,就不存在有黄河天险问题。

        这里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黄河上的船只可以将货物从山西的河曲一直经过东胜州运送到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东胜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陆驿站。

        明王朝曾经将东胜州改为东胜卫,是为了打击蒙古族封建割据势力,但蒙古族统一了各部和右翼各部时,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明王朝军队只好向南转移,这里就被蒙古人占领了。

        察哈尔人对这里也很重视,额哲派了一个人自己亲信的千户驻防这里。因为这里是个和南方进行贸易的口岸,尽管这里的黄河南面由于李自成大军的破坏,加上强盗出没,已经没有多少茶叶等货物运到这里。可是额哲坚信以后这里还会兴旺起来的。

        第三骑兵师的师长下完准备突袭东胜州的命令后,官兵就开始做准备了。师长亲自带着一些人围成这座城池转了一圈儿。

        东胜州城墙全用土夯筑,城高有十米左右,全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要比东西长一些,跑了一圈儿估计一下,城的周长不到二十里。城墙上设有加筑墩台和马面等防御设施。

        在四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加筑有长方形瓮城,其中东城门采用重城的制度,就将瓮城筑成内外两重,东门是主要城门。城的东、南、北三面地势平坦,因此掘有城壕,宽约二十米,而西墙外是陡坡,没有挖城壕。

        经过观察,师长心里就有数了。因为东胜州还没有发现危险已经到了,城门大开,人们进进出出也很随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