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心想,怎么会这么巧。不放心,李菁亲自爬到树上用望远镜进行观察。由于距离太远,看到象是一个炮兵营地。为了确定目标的是不是炮兵营地,李菁从树上下来之后,带着几个人身披草地迷彩服,向那个营方向跑去。快接近这个营地的时候,李菁他们改为匍匐前进,他们爬到一丛灌木后面,拿出望远镜仔细的一看,李菁心猛地跳了几下,心说“老天啊!”原来这里真的是一个清军的炮兵营地,营地里最少有三四十门大型炮火。旁边还有一排排的马车,马车上都是一个个圆木桶。木桶里一定都是**。
营地里的正在开火做饭,营地外面,是临时用木栅栏围起来的。木栅栏旁有很多士兵在站岗。李菁赶紧对身边的人一挥手,带着他们悄悄的向回爬去。
回到沟里,李菁把大家召集了起来说:“我们发现了清军的一个炮兵营地。这些炮一看就是太重了,他们每天在草原上行进不了多远。我们白天还是休息,这个沟的沟沿上都是树木,很隐蔽。我们就不出去了,晚上行动,大家好好休息。晚上我们出去陪他们玩玩!”
特种兵听见这样的事儿都高兴。不过休息一个白天躲在沟里也是不容易的,还要安抚战马,不让它们嘶鸣。
李菁没忘了给陈玉峰他们指挥部发一封电报,把自己发现清军炮兵营地,晚上想找机会下手的事儿说了。
陈玉峰回电也很简单:小心行事!
清军在和明军的几次战斗中没少吃明军大炮的亏,以至于清军兵官兵有一段时间,提起明军的大炮就色变。可是由于后来有大批的明军投降了清军,也把铸炮的技术带给清军。清军由于吃过大炮的亏,他们知道大炮在战争中作用,格外的重视大炮。
这次阿济格的清军就带来很多大炮。这也是阿济格很有信心和窑岗汉人打一仗的一个信心支柱。他对部下说:“汉人有新式火器,我们也有新铸的大炮。也让他们尝尝大炮的滋味儿。”
阿济格始终对于上次阿巴泰带着镶白旗入关,被窑岗人打的几乎全军覆灭耿耿于怀。自己那么多英勇善战的勇士,都没有回来,阿巴泰的理由仅仅是那些汉人太狡猾了,他们的火器太好了。阿济格实在是不能接受,他认为这都是阿巴泰那个笨蛋指挥无能,才让自己的镶白旗损失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