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尽快的消化陕西,让陕西能和山西联系的紧密一些,利用山西影响陕西,最好是能在黄河上修建一座或者几座桥梁,如果能修建铁路桥那就更好不过了。不过以现在技术条件,这件事儿要困难一些。张知木知道古代最早的黄河桥是兰州黄河浮桥。那是两岸用十吨重铁锚锚定后用铁丝绳拦着一些木船,在木船上铺上木板建的浮桥。这样的桥过人可以,通火车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儿。不过建铁路桥的事儿早晚都要做。现在开始就要一点点的做准备。现在有钢铁水泥,应该有办法建成黄河大桥,只是使用的技术不会象前世的那么先进,材料浪费的要多一些。但是只要保证安全的话,浪费多点儿也不怕。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好坏的问题。
想到这,张知木给李云鹤打了一个电话,请他过来。
李云鹤一进屋就问:“又有啥想法了?”他知道张知木一定又有事儿了。
“你们的打桩机搞好了吗?”张知木问。
“早就用上了,我们搞的是蒸汽的。”李云鹤说,“刘本胜他们建房子有不少就不打地基了,直接把水泥桩子用打桩机打进地里做地基。还有我们修建的几座桥都是先在地下挖个基坑,然后在基坑里面打桩子,再灌上水泥砂浆。这样建桥就快多了。不过,就是这些设备运输太费劲儿,设备都太重了。”
“办法是不错,不过你们这样做有些盲目性知道吗?”张知木说。
“请张总赐教!”李云鹤开始和张知木贫嘴。
“有些地下是石头的好办,打下桩子上面就稳定了。如果下面是沙子你们在上面看不见是不是就危险了?”张知木问。
“哪有这么巧的?”李云鹤不服气,不过回答完,他也明白了,张知木说的有道理。
“我们做这样的事儿,不能凭侥幸。一次两次我们可能都幸运,但是不能永远幸运。”张知木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