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现在景德镇、九江、武昌、长沙的分公司已经正常开始运作了。从长沙沿着长江到镇江的蒸汽拖轮拖拽的客货运输也已经开通。特别是客运班轮定时开通,不但对往来的商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窑岗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大江南北。对公司的业务往来影响极大。

        这次李茂回来,还带回几件国宝级的古董,这是左良玉将军带给窑岗博物馆的。因为他听说了八大王张献忠送给窑岗博物馆的文物展出的时候,在旁边注明了是张献忠捐赠。所以左良玉也希望这几件文物,在窑岗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注上是左良玉捐赠。

        “呵呵!看来,我们的博物馆的功能还要扩大。这样一来我们博物馆就会越来越有名气,越有名气就会越有人送宝贝过来。”张知木笑着说。

        对李茂在南方的事情,大家听完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李茂的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他在南方。山西在南方的销售通到就是畅通的。

        陆成祥对李茂说:“李公子啊,有一件事儿你们还要努力使把劲儿。就是要尽量的多买棉花,我们这边已经动员分号在各地提前向棉农**棉花。现在我们的新纺织厂只开工一半儿,棉花就紧张了。针织厂几乎就是停着。再说了,我们造**和醋酸纤维等都需要棉花。”

        “我们采购后的棉花马上就能运到。九江、武昌、长沙分公司都在采购棉花。我可以给他们发个电报,让他们也像你们这边一样,提前和棉农预定棉花。这样棉农就敢放心的种棉花了。”李茂反应很快,立刻想到了办法。

        张知木提出来,将来要向江南甚至更南的地方发展时,需要有能适应热带雨林作战的军人,我们的士兵大多数是北方士兵,将来到南方会很不适应。现在李茂找了一些人,但是还不够用。

        李茂的建议是,人他可以回去再找。但是要是从长远打算,应该从童子军做起。意思是现在就招一批十几岁的孩童从小培养,他们大了就是合格的军官。

        张知木非常赞同李茂的意见,说:“我们就在军事学院旁边建设一个少年军事学校。招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从小就军事化培养,每年一批一千人,按五年的计划培养。这样少年学员不但要学军事更要学文化,五年后,我们军队里的军官就不愁了。”

        欧阳鹤更是赞同,说:“五年后,他们二十多岁,都是文武全才。那时候由这些军官带领的军队更不得了了。张总,这个少年军校的校长就由我担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