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件具体事儿。一个是,我们生产出来的水泥,量会很大,需要运输工具和存储的地方;第二个,转窑生产是连续的生产不能停顿,燃煤和炼钢用的矿渣需要按时按量的供应,这都需要公司进行协调。”武山说。
陆琪和武山说的还真是个问题,张知木知道前世的时候,水泥就有散装和袋装之分。袋装过去是用牛皮纸袋,后来用化纤制品。散装的需要专门的罐车。
“我看我们让李云鹤和陆先生一起过来研究一下这些事儿。”张知木知道,这事儿涉及到铁路和包装的问题,必须请这两人过来商量。
陆琪和武山当然同意。
李云鹤和陆成祥过来后,听了简单的情况介绍,都很高兴。
李云鹤说:“没想到你们的水泥厂建的这么快。我看火车运输的事儿好办,现在我们有现成火车车厢,我们就焊一些钢罐子固定在车厢上装水泥就行。短途运输也可以焊小型的罐子,放在马车上装运水泥。”
“水泥这东西,不能透风,透风就容易硬了,硬了就不好用了。”陆成祥说,“不过我们也可以用装油的竹篓子装水泥。油都漏不出来的竹篓子,装水泥一定能行。”
陆成祥的话还真的提醒了张知木,小的时候就对那种锦州的什锦小菜不漏水感到很新奇,后来发现是因为竹篓子内外都涂上了漆,所以才不漏水。张知木说:“我们可以让人编一些结实一点的竹篓子,然后涂上漆沾上草纸,再涂上漆。竹篓子要有加强筋和提手,还要有盖儿。水泥装满后,盖上盖儿,再用漆封上。这样运输就没问题了。竹篓子的容量要能装一百斤就行。这样两个人抬着很容易,力工扛着装卸也方便。”
“对啊!用我们山西这边的柳条子编的篓子也行。这样我们用不了的水泥还可以按篓去卖。”武山说,“我们自己使用的篓子还可以重复使用。”
“行了,这件事儿就先这样定了。完事儿你就试试竹篓还是柳条篓好用?”张知木说,“等我们的造纸厂投产了,我们就可以用牛皮纸包装水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