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再长一些水,一般的船也会回没事。”
欧阳鹤也对这个桥感兴趣了,“你们的桥面是怎么和圆拱连起来的?”
“大家从图上看到了,我们在汾河里面的桥墩一共有三个,另两个桥墩在岸上。一共是两个五十米跨度的圆拱,两个三十米跨度的圆拱。我们的桥面从离桥墩五米高的地方通过,那就是离五十米圆拱顶部七点二五米,离三十米圆拱顶两米五。我们原则是,在圆拱下面的桥面用钢缆吊着,在圆拱上面的顶着。为了能更好的顶着,我们在两个圆拱之间还要建一个小圆拱支在两个圆拱上。用小圆拱顶着桥面。除了四个圆拱桥之外,引桥我们需要长一点。引桥就都用跨距十米的水泥桥墩加上水泥桥梁解决。”卢炳义看来准备的非常充分,一口气就把桥的主要部分介绍完了。
“我们现在有这么长的钢管儿做柱子吗?”阎兴问一句。
李云鹤替卢炳义回答说:“我们有八米长的无缝钢管儿,可以焊接起来用。那个圆拱的钢管太粗需要用钢板卷成圆筒焊起来,再一段段焊接成圆拱。”
卢炳义又说:“我们在张总的方案中加了一个地方。就是在五十米圆拱的和桥面平齐的地方加一个圆钢管横着焊在圆拱之间。大家知道圆拱桥梁就是将重力分解成重力和水平推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桥墩上。我们用一个横拉的钢管儿抵消这个水平推力,这样可以减少对桥墩水平剪切力。那个三十米跨度的圆拱也要加一个水平拉力的肋。”
阎伯驹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你们想没想到,汾河上游每年都要向下游放木排,这样的木排下来,你们的桥墩子还不一下子给撞倒了?”
大家又是议论纷纷,因为阎伯驹说的是实情,有很多人是靠着在汾河放排生活。
“没有别的办法,再建桥和放排之间必选一个。建桥的话,桥的上游就不能放排。”卢炳义坚定的说,“至于其他冲撞我们考虑了,我们在这五十根儿钢桩子迎水方向的前面,在增加几个桩子。这几个桩子不承重,呈三角形,专门用来挡上游物体的冲击。”
一直没说话的陆成祥说:“我看呐,张总说行的事儿就没问题。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干。不过桥建好之后,过桥要收钱。一个人一个铜板,一匹马两个,一辆车三个。不多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