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四十章反攻榆林关键一战

        刘云和柳成潢他们占领榆林军事重镇之后进行了停留休整是对的。因为此时的进攻已经失去了突然性,而且他们前锋兵马突出的太靠前,等一下后面的大队人马也是必要的。特别是榆林的威武将军已经将紧急军情发给后面的延安府,大顺军作何反应不如看一看再说,同时也可以将周围的几个县城和墩台清理一下,墩台交给周遇吉的人马接收,县城交给后面跟进的窑岗干部和警察接管。

        延安府下辖三州十六县。三州分别是鄜州、葭州、绥德州,十六县分别是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清涧、洛川、中部、宜君、米脂、吴堡、神木、府谷。

        柳成潢他们带着人对榆林进行了远途奔袭,直接拿下了榆林,那些县城里面忠于李自成官员们不甘心交权,还有的进行了拼命抵抗,虽然抵抗强度可以忽略,但是终究需要分兵处理,这就需要的一些时间。

        虽然李自成夺取陕西后,一直将眼睛盯着北京,每天都在想着崇祯皇上的紫禁城,可是他也深知北方威胁更需要格外的注意。因此他在结管北方长城的守卫,就派出了很多军队,也和鄂尔多斯人打了几仗,虽然都是大胜,但是也摸清了,蒙古人不可小看。他在北面分成两部分进行防守,一部分由一位果毅将军率领军队,驻守延安府,负责长城东部防守。前出的一部分军队驻守榆林,那里离长城更近,便于有事就近支援。另一部分也由一位果毅将军率领,驻守固原州,统一统领北面的宁夏卫(银川)、宁夏中卫(中卫市)、宁夏后卫(盐池县)、靖虏卫(吴忠市靖远县)还有灵州(灵武市)守御千户所,负责长城西部防守。

        驻守延安府的果毅将军接到榆林驻守的威武将军通报之后,以为还是小股蒙古人越境骚扰,也没当回事儿,以为凭着榆林清水河堡的驻军,打跑他们,给他们点儿教训就行了。他们根本没往窑岗人进攻上想。

        可是等了一天以后,有逃回来的士兵说,榆林的清水河堡被窑岗人给占了,果毅将军知道这回事儿可是大了。赶紧派人向西安快马传报。可是果毅将军也知道,自己要是不能把榆林夺回来,脑袋也保不住。

        不过混到果毅将军的,也不是无能之辈,他知道窑岗人这么快占领榆林一定是偷袭得手,不然不会自己这里一点信儿没有,军事重镇榆林就失守了。那也是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现在集中兵马,趁窑岗人立足未稳,夺回榆林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因此他点起三万兵马,又从周边几个卫所,调集了一万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向榆林进发了。他们一出动,就被携带电台的特种兵将情报发回刘云他们指挥部了。刘云赶紧命令四处清扫各县的军队撤回,窑岗的干部和警察也暂时撤回来。以躲开大顺军的大队人马。其实,这位果毅将军,是没有到山西和窑岗人直接作战,不清楚窑岗人的战斗力。此时他也没搞清窑岗人到底来了多少人马?更不懂窑岗人要是进攻了,就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其实这样怪不得这位果毅将军,因为李自成大败之后,为了不影响军心,故意轻描淡写不说清楚窑岗人的战力有多强悍。他们这些没参战的军队只是知道,窑岗人火器很多,大顺军吃了亏,具体的大顺军不许在下面谈论,他们也不清楚。这样的糊涂将军带着几万人马就来进攻榆林了,可见结果会是啥样?

        榆林清水河城堡,住不下刘云他们的大军,刘云只是在城内安排了一部人马,大队人马都躲在后面。

        果毅将军带大队人马行进到快日落的时候,派出来的探马回报给果毅将军的消息是,窑岗人很可能已经发现我们的大军,他们紧闭城门,城外见不到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