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李魁他们面对的宁夏后卫,由大顺军的一个威武将军负责防守。他们这段长城,属于头道边,直接面对北方的蒙古人。这段边墙的防御压力很大,特别是宁夏后卫一带地势平坦,“防秋”的压力更大。

        “防秋”就是秋天的时候,农民都丰收了,粮食满仓,北面的蒙古人也需要贮藏过冬的物质,这个时候就是蒙古人出来劫掠的时间,因此出了一个专用名字叫做“防秋”。大明朝一般不愿意管长城叫长城,都叫边墙,以区别于秦朝。因为秦朝修建长城,弄的尸骨成山,为天下百姓所痛骂。明朝害怕与秦的苛政沾边,所以长城避而不叫长城,而叫边墙。

        宁夏后卫这里的长城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平坦,平时要进行防御就必须建密集烽火台进行防御。这个地方是漫漫黄沙,根据这里的地形走向,它基本是隔一百五十米到二百米就有一个敌台。

        李自成的大顺军也不敢对这里轻心,所以宁夏后卫共有兵马近两万人。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时,就建立了卫所制,可是他们是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可见李自成更重视这里的守卫。

        这些人马除了一部分驻守各个墩台之外,主要的兵力集中在两个大兵营,一是花马池营(盐池县城),一是兴武营。

        本来宁德和李魁他们分兵的时候都商量了,这边关的人太少,能少杀一点是一点儿,尽量的多捉俘虏。可是李魁他们在这里遭到了大顺军的殊死抵抗。

        因为明代卫所军士皆为世籍,就是职业军人,而且可以子承父业。卫所军士们都有自己的土地,没有战事也从事生产,屯垦自给。现在守这里的军士有一多半儿是投降了李自成的大明朝的卫所军士。后来李自成也就觉得这是一个保边关的长治久安的办法。因此是采用这样的办法。这里的军士大多数也都在这里安家立业了。因此他们打仗也是保卫自己的家园,打起仗来哪能不拼命。

        花马池营(盐池县城)、兴武营都很有这里的特点,因为这里西北风特别大,所以他们城池都不在西面和北面开门,只在东面和南面开城门。这里的守军已经知道窑岗人很快就来进攻了,做好死战的准备。

        李魁他们第一个攻打的就是花马池营(盐池县城)。

        一开始,李魁他们以为,劝告对手投降不成,用步兵炮轰开城门,用重机枪压制城门上守军,队伍冲进城,就能解决战士斗了。可是李魁他们轰开城后才发现,守军竟然将城门后面的城门洞子都用土堆上了。窑岗士兵冲到城门前面,根本进不了城。不但如此,守军躲在垛口后面,扔下来不少**,造成了窑岗士兵的很大伤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