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我们已经在山西和包头那边各建立了一个苗圃,他们已经培育了不少杨树苗。”卢炳义说,“我们按照张总的建议,用插条的办法。从去年开始做实验,今年开春就插活了很多树苗。我建议还要在陕西各地多建几个苗圃,这样可以大量培育各种树苗。也为我们这个计划做好准备。”

        “卢先生的建议很好,建苗圃的费用我们来出。”张知木说,“我看以后每个县都要有一个苗圃,那样才能满足我们大量植树造林的要求。以后我们要做出一个计划,每年都要绿化一部分裸露的土地。那些浇水困难的地方,我还要引水过去。要逐步把所有的山地都用植被覆盖上。”

        “呵呵!”李茂笑着说,“张总真的是要改天换地啊?”

        “张总啊!你是不是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儿,”陆成祥的脸拉的比较长,显然不太赞同李岩他们的方案,“我们山陕两地的大多数好地都是在河边,如果都退耕还林那可太多了。特别是、特别是我们自己开出来的地也都是在河边的多。这样的话,损失太大了。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陆先生说的是,这样的决定是要付出来很多代价的。”张知木说,“但是我们今天做的出来的牺牲,是为了我们子孙万代着想的。我们现在早一点采取措施,我们对环境的伤害就少一分。否则我们治理起来就会更困难。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黄河和渭河的水不这样浑浊了。陆先生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个代价多大我们都该付出。”

        陆成祥低着头不说话,他知道张知木的决定改不了了,估计在陆成祥已经在计算这个决定造成的损失该有多大。

        这件事儿说完了,张知木看了看大家,又说:“我们再研究一下陕西下一步的几件大事吧。”

        “张总,你上次说的,用李自成三十万俘虏兵修通秦直道的事,我回去又研究了一下。我算了一下,从包头到咸阳秦直道有七百五十公里地,我们用三十万人的话,就是每一万人修二十五公里。我想即使有些路面需要扩宽,用不了一年也应该修完。中间需要修建的几座桥梁,我们有水泥钢筋,建起来也不会困难。因为这条路前人已经修通过,我们只是补充完善一下,提高通行能力。”卢炳义说,“你说的第二件事儿,要把渭水和嘉陵江连起来的事儿,我想花一年时间就可以将那一带地形和水流的情况测量完。那时候,可行的话,这条路也修完了,就可以把人调去修渠了。”

        李茂是第一次听说张知木想在陕西搞的这两大工程,问明了这两件事情后,说:“修通秦直道我觉得非常必要。甚至我认为,将来有条件我还建议修通一条铁路。可是你们说的通过秦岭,修通两边的水路是不是有些太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