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我记得好像看过一些资料,现在找不到了。在秦岭的西南徽州(徽县)和成县之间有一个盆地(徽成盆地),那里东西有一百多公里南北最宽处有二十多公里。盆地底部和四周的山之间有三四百米高差。从那里流出的两当河、水宁河、罗家河、洛河、青泥河等由北向南汇人嘉陵江。也就是说这些河流的发源地都是这个盆地。其实远古的时候,这个盆地的位置原来就是那个所说天湖的位置。原来的河流都是从这个湖流出去的。那时候湖水的水面位置很高,有一部分湖水也分流到渭水。所以那时候的渭水不象现在这样水少沙多的。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淤塞。”

        张知木介绍到这,卢炳义忍不住问道:“后来这个湖怎么会变成盆地了呢?”

        “这都是河源侵蚀的原因,”张知木解释说,“那时候向湖外流淌的河水都是自然溢流,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河道越来越深,最后终于,将原来河道冲成现在这样的河谷。也有可能是某一次地震之类的地质变化,改变了这里的地质模样。”

        “那么张总,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这个盆地的现在的河道和缺口都堵上,将水再蓄起来,那样的话,就可以恢复原来向渭河分流了?”卢炳义听懂了张知木的意思。

        “是这意思,”张知木肯定的说,“不过我们需要重新将那里的情况考察清楚。因为从远古到现在,那里的地形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不过,我想就是有些变化也不会太大。那边的优势是,那里已经是秦岭的西侧,山已经不是那么高了。我们可以借着那里的山沟找到一条越过分水岭的道路,即使有几座山峰阻拦,我们也可以将他们炸开,或者打通隧道通过去。”

        阎伯驹还没听明白,“哎哎!知木,你还是没说我们的船怎么能从山上过去啊?”

        “是这样,我估计将来的就是我们重新把那个盆地蓄起水来,水面到渭水也要有几百米高。我们可以在南北两面都建成梯级水库和船闸。这样我们通过船闸就可以将船翻越秦岭了。”张知木说。

        “我的天呐,几百米还是在山上建大坝,你真敢想啊!”阎伯驹不由得感叹道。

        “这件事儿很可能要比唐景窑先生他们现在修建的水库要容易一些。我们的水源是从山上往南北两面流的。我们在山上建一个五十米高的大坝,在大坝下面一段距离可以向下挖出来一百米的沟渠河道,然后修建几级船闸,将船送下来或者抬上去,实际落差就有一百五十米。我们也同时可以建发电厂发电。这样的话,我们经过几个梯级水库和部分河道的自由落差,就可以将船从我们的天湖上将船送下来,或者将船抬上去了。”张知木继续解释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