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些对我们有好处的事儿,我们都没有意见。说完了那些大事儿,我们再说说眼前的小事吧。”阎伯驹说,“我们窑岗四周原来的那些茅草棚子已经清理了一次,现在又都建了起来。那些地方有一家着火,就会烧一大片。也不知道这人都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想个办法?”
“呵呵!”陆成祥也打着哈哈说,“以前到窑岗来的大多数是灾民,可是现在不一样。那些在家里听说窑岗这边的日子好过的,就都拖家带口的过来了。他们个人找一份工作很容易,可是我们没有办法给他们都弄到房子,安排他们住宿舍可以,可是他们来的一大家人怎么办?没办法,他们就都在窑岗四周自己搭棚子建住处了。”
卢炳义接过话说:“这还真的是个问题,那些孩子们不能不上学啊?其实只要把他们的孩子安排上学,进幼儿园。他们的女人也可以解放出来,找一份儿工作。”
“这真的是个大问题,我们完全包办是不可能的,可是让新来的工人们自己解决房子的事儿也是不可能的。”张知木说,“大家看看都有好办法没有?”
“其实张总方才提到的是新来的工人自己解决住房是不可能的,可是老工人们自己解决住房是不是就可能了?”陆成祥说,“现在,虽然工人们有不少住上房子了,可是房子还是公司的,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没有买卖的权利。我看,以后我们公司建的房子就都建成那种一室一厨的房子,工人们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想自己解决大一些住房,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优惠的价钱卖给他们房子,这样下来的银子我们就可以再建更多的房子。”
“对对!陆总的办法好,我们的工人收入不低,他们都想有自己的房子,住公司的房子再好,还是公司的。”卢炳义说,“那些夫妻两个都在我们公司工作的,可以给他们优惠贷款,让他们买房子。这样的话,他们从工资里面按月扣除就行了。”
张知木知道卢炳义的意思就是按揭买房子。
“我看还是多建一些那种一室一厨的房子,让那些工人家属从茅草棚子里面搬出来。”李岩说,“也让妇女委员会的人到他们那里去动员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小孩子送进幼儿园,这样他们的家人解放出来,要是参加工作也能多一份收入。”
“这件事儿有些怪我,黄玉坤跟我说过,我们窑岗加上秀容的人口已经有一百多万了,我们必须重新进行一次建设规划。”张知木说,“建房子是个大事儿,卢先生要规划出来建房用地。好要有配套的生活设施,比如公共卫生间、菜市场洗澡堂子等等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