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今天出城投降的官兵,加我在内一共有九千三百六十二人。这些官兵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来的大明朝边关守卒,一部分是后来我带来的守边士兵,还有一部分是这次从河东逃过来的大顺军官兵。庄浪卫四周各个城堡的士兵也都在这里。他们是因为害怕都收缩在这里的。”王祎介绍到这,突然说,“对了,宁将军!那些城堡不能空的太久,以免被边墙北面的瓦剌人钻了空子。那些人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我们。”

        “哦!看来王祎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能给我一些建议吗?”宁德问道。

        “既然宁将军发问了,我就说说。”王祎也没太客气,“先说我们这里的官兵情况吧。宁将军您是懂的,大明朝实行的是三种兵役制度分别是募兵制、征兵制和世兵制。世兵制的军士编制在卫所,他们任务一是守卫地方,二是屯田生产。守城的叫守军,屯田的叫屯军。屯田的屯军生产粮食供给守军。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可是宁将军您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穷山恶水,每个劳作的士卒,一年下来打下来粮食自给都很困难。那里还有能力养活守军。所以屯兵开始出现了大批逃亡的现象。没有办法,只好减免那些屯兵上交粮食的数量,守军的粮食朝廷要外运一些。可是外运的粮食也有限。没有办法,这里从明朝开始,就不分屯兵守兵,只要不站岗巡逻,平时都要耕种,不然活不了,战时都上战场。我们这里的原来大明朝的边关守军都是世兵制。我们大顺军来之后,这些大明朝的军队也就都投降了。后来我们换掉了这里的原来的大明朝将军,我又带了一部分官兵过来接管了这里。我到了后才明白,守卫这里还需要靠原来这里官兵。他们熟悉这里的情况,吃苦能力是我们外来人比不了的。说实话,人能在这里活着就是很了不起了的,更不用说随时还要提防北面那些狼一样瓦剌人。不管以前我们是大顺军,他们是明军的,到了这里,我们都要共同面对北方的威胁,还有这里的生存的苦难。所以我们很快的就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了。所以我建议宁德将军,你们也要尽可能的留用这里原来的老兵。你们不要看他们,大顺军来了,他们投降了,你们来了他们又投降了。可是北面蒙古人来了他们绝对不会投降。其实没有战事,他们就都是这里的农民。他们一代代的活在这里本身就不容易。那些赶上几年年成好的,攒下一点银子,还要托人到四川河南买一个姑娘给儿子成家,可是多数人还娶不上媳妇。我所以投降也是不希望这里的人口再减少了。不然这边管靠谁来守啊?”

        王祎是一口气痛痛快快的把肚子里的话都说完,此时他已经忘了自己是一个降将了。

        王祎的话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窑岗将领,宁德忍不住说道:“好样的王将军,你是一个难得的识大体的将军。我们这里的守边军人实在是太艰苦,我会将这里的情况向窑岗汇报。我们来了,就要让这里边关守军条件能有所改善,也要让这里的百姓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我们会留下一部分人守卫这里,我们大队人马还要向西进军,我看王将军你就跟着我干吧。”

        “这这!”王祎有些犹豫。

        “这这啥?”宁德说,“说不定以后你们那个闯王爷也会跟着我们窑岗人干的。”

        看见王祎怀疑的眼色,宁德说:“你还别不信,我跟你说实话吧,李自成之所以能从商於古道出去,是我们放了他一马,不然我们能堵不住那条道?现在我们已经把李自成扔下的家眷嫔妃故旧们,都从商於古道送到襄阳了。你跟着我守边关,李自成也不会怪你的。”

        看见王祎还在犹豫,宁德又利诱道:“你跟着我干还有一个好处,你可以把你的家人送到窑岗去,过上天堂一样的日子。你的孩子们可以到最好的学校的上学读书。”

        “我听过往的商人说,你们窑岗简直象天堂一样。”王祎显然有些被打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