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张知木他们发现,陕北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啥像样的道路,到处是沟壑纵横。交通极大的制约着这里的一切。人们都被围这黄土高坡的沟壑之中,也就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这样的人算是冲出了这里。再就是那些跟着驼队出发的男人们算是能见到外面的世界。大多数黄土地上的人们就是从生到死都是活在这沟壑之间。能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定会让这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第二站是神木县。这里和府谷县差不多,窑岗派来的官员也都很敬业。这里的秩序已经早就恢复,官员们在做的是统计土地,特别是再做他们离开窑岗临行前布置给他们的,要准确统计那些河边地的事情。离开神木后,张知木他们花了三天时间才到了榆林。这里刘云他们留了一个营的士兵军队负责配合周遇吉他们防守长城。窑岗的官员们也开展了工作。不过他们都不清楚秦直道的事情,原来榆林城里的百姓都已经被大顺军杀死了,现在榆林的百姓都是后来的,他们也都不知道秦直道的事。

        没办法,这里的官员们只好到榆林城外一个村子里请来一位老人,他领着大家来到榆林西边的一个地方,指着前面告诉张知木说:“前面那些不太长草地方就是圣人条(秦直道)。”

        顺着老人手指方向,大家望去,果然有一段很宽敞平顺的地方杂草很少。

        陆成祥过来说:“秦朝修路的时候,是用黑土、黄土、白灰、沙子夯成的。据说有的地方夯层有几仗厚。”

        “哈哈!老陆你懂的不少啊!”阎伯驹过来对陆成祥说,“你再说说这么好的路后来怎么会没人维护了?”

        “这我可不知道,”陆成祥说,“还是我读书的时候,听老先生说过,这长城就象一支弓,秦直道就象一支箭,直接射向漠北。让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张弓报怨”,远遁大漠戈壁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

        张知木说:“有了这条秦直道,大秦军队几天就可以从咸阳直达漠北。军需辎重也很容易就能运到北方,匈奴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不过阎伯说的也是,后来我们先人们为啥不好好维护这条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道路呢?”

        “是啊!当年修这条路难度不亚于修万里长城,”陆成祥有些卖弄说,“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达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数年不就’。这堑山堙谷就是开山添谷,这四个字可是需要多少血汗啊!”

        “不过据说,当年蒙恬大将军用了一年时间就定下了这条道路的走向,用两年时间,就完成行了一期工程。”卢炳义说,“我现在感到奇怪的是,这一千八百多里,蒙恬大将军那个时代刚刚有了罗盘,他们是怎么完成测量的。全线分几段同时修筑,没有精确的测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