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鹤非常赞同张知木的提议,“对,我看就这样,你们的可以搞一个柴油几分厂,再搞一个汽油机分厂。现在他们的动力车也搞的有些眉目了。以后生产就都在一个厂子吧。”
“好!看来我们的厂子要越搞越大了。”拖拉机厂厂子说。
“我看你们的厂子规模远不够大,”张知木说,“你们的拖拉机厂,要想大批量生产大家都用得起来的东西,还要扩大,要形成生产线才行。不然产品的成本下不来。将来的规模要达到每天能产几十台上百台才行。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你们将来的汽车生产线,以后要达到平均几分钟一台车才能让天下人每人都开上一台。”
“呵呵!”大家听张知木这样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厂长说:“每人一台车,那也没处放啊!路上还不排满了?”
“你说的是停车问题和交通拥堵的问题,将来我们都会遇到。所以我们都要提前规划好。”张知木知道这些是前世时就让人头疼的事。
“现在不用操这心,就是你们想生产那么些汽车,也没人买得起。再说也没那多好钢给你们用。”李云鹤说道。
“还有,你们的拖拉机厂的周围不要再建其他厂子了,要给你们留出来发展的空间,”张知木说,“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将回来你们的一个厂子就有可能发展到冶场那么大。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城市。现在必须把铁路线修到厂区,你们需要的钢铁的材料,还有将来的产品都要用火车运输。”
“我也看了,张总。”李云鹤说,“我们的机床厂、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还有纺织厂等几个大厂子都需要建铁路线。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运输工作量。”
“我看就在郊外建一条铁路线,把这些厂子都串起来,一下子就都解决了。”张知木说。
“我看行,”李云鹤说,“以后生产型企业都往汾河那个方向发展,那里运输方便,发展的空间也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