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东家说:“你们要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只要土地在他们手里一天,租他们地的农民,就要听他们的。他们也会想办法继续给你们出难题。”
杨靖说:“我们两个团的军队留在这里配合你们的工作。把我们能做的都做好。我们有一条,他们会害怕。那是没准数,就是要他们赔偿给我们造成损失的事。要是他们不老实使暗劲儿。就用这一条治他们。他们有把柄在我们手里就好办。”
窑岗这边也都在关注着沁水那边的情况,尽管大家都相信,有邱老东家和杨靖两个人在那边不会有啥大问题。可是终究那边的事是窑岗人两三年来的心病。不过张知木最近忙的有些冲淡了这些。他刚刚到凌水码头那边参加完造纸厂的开业典礼,回到窑岗没停稳,李迪来电话,请他参加牛头山一百兆瓦发电机组并网仪式。这可都是喜事,今年山西和陕西各地,还有包头那边的秋粮都丰收,简直让陆成祥乐的嘴都合不上。张知木更是高兴。现在的人都是饿的怕了。不少人有一点银子就买回来粮食放在家里。这是很可怕的事,因为这容易让人判断不出来,市场上到底缺多少粮食。不过张知木知道,只要再连续两年市场上不断粮,粮食价格稳定,这样的事情就会慢慢的过去。
在造纸厂,张知木看了,从机器加工木材造纸浆,到连续生产出来纸张来的整个过程。他心里知道,以后可以大量的生产印刷品,纸张书籍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卢炳义看着雪白的机器造出来的纸张,对张知木说:“按照这个速度生产纸张,全大明朝也用不了。”
张知木说:“我们纸张质量太好了,纸张可以出口到南洋,然后换稻米回来。另外,我们也可以造一些不需要漂白的强度高一些的牛皮纸,做包装物用。我们的水泥就可以用牛皮纸口袋密封包装。那样的话,我们水泥也可变成很好的商品了。还有我们有些产品,不适合用木箱包装的,可用硬纸板包装。那样的话,我们产品还显得高档。”
“哎呀,我可没想到那么多,”卢炳义说,“我在想要给每个学生都印一本儿字典。免得他们几个人用一本儿。”
“对!就连参加学习的工人也要每人发一本儿,这样的话,他们读书识字就方便了。”张知木说。
不过,《窑岗周报》的范总编是最高兴的,他说:“张总啊,我们现在可以扩大发行量了。以前我啊,既盼着扩大发行量,又害怕。因为纸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现在可好了,同样买纸的银子,能买来十倍原来的纸张。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家里有那么多文人。我看我们多整理印刷一些原来剩下孤本的书给大家看吧。”
“对!不但你们要印刷那些少数人看的书,还要印刷《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大家喜闻乐见的书籍。这更能培养大家读书得习惯。”张知木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