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范成坤的话,张知木心里非常高兴,忍不说脱口说:“范司令,你这个人选,我没选错,有远见,这才是大将之才。”不管范成坤有些不好意思,张知木又说,“你的判断很正确,不用说我们有七艘钢壳船,我们两艘改造完的福船,就把李自成的水军打的落花流水。有了七艘这样的战船,沿海、江河沿岸就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我们以后进军辽东,既可以从路上进攻,也可以从海上直接过去。我们也可以直接沿着辽河进攻他们腹地。以后在海上遇到什么倭寇和弗朗基战船,就都可以把他们掀到海里。那时候我们钢壳战船的威力就能显出来了。不然,我们没有必要造这么多战船。”
张知木的话,让范成坤和林宗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知木。眼前这个张知木突然不再是那个文质彬彬满脸笑容的人了,现在就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就连杨玉琳也突然觉得张知木一下子不一样了。
看家大家有些愣神,张知木又恢复往日的摸样,笑着说:“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也需要慢慢的来。林先生说说你的想法吧!”
让张知木方才一番话弄的林宗伟也是心头激荡,一下子不知道从哪说起了。他喝了一会儿水,放下水碗,说:“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就准备设计在镇江造的大船了。如果按照原来的船造的话,不用从新设计,我们家有现成的图纸,都保存完好。可是,我们这次要造打鱼的船,还要蒸汽动力的,还要使用您说的拖网,就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我想这艘船也要担负试验我们想法的任务。我的想法是,以后我们远洋的船,需要在海上走很远,途中补给会很困难,要带的煤水很多。可是带的再多,没有补给也不够用。我想节约煤水就很重要了。特别是海上,行船要是有侧风和顺风,根本不需要动力,有风帆的话,御风而行就可以。所以我建议,我们远洋的船都要造带风帆的蒸汽船。逆风行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蒸汽动力。另外,我建议我们现在有很好钢材和电动力,是不是可以造一种可以升降的桅杆。逆风的时候,就把桅杆降下来。需要的时候再升起来。”
“这个想法很好,”肯定了林宗伟想法,张知木又说,“不过我们的升降桅杆和帆具索具都要重新设计。那个升降桅杆可以搞成几节圆管伸缩式,可以用电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升降。为了堆放方便,可以搞成软帆。最好再搞成一个能直接放帆索的船舱。不用的时候,仓一盖不影响船上其他工作。这些事不简单,我建议你们在陆上搞一个实验装置,在陆地上看看使用时有没有啥问题?没问题了再在船上用。”
“好!这是一个办法,”林宗伟说,“我们还要造一艘冷冻船,就不用帆了。这冷冻船船尽量大一些,能把海上打的鱼运回陆地就行。不过我们还要造几艘能在运河和黄河通行的冷冻船,有它们才能把冷冻后的鱼运到山西来。”
“我们造船厂,可以安排许多造船工人。”张知木说,“长江两岸有大批有手艺的人,以后他们都有饭吃了。呵呵!还有,我们以后还要用合金铝造那种柴油驱动的炮艇,这些炮艇,对我们内河上作战更是非常有用。我们现在最主要问题还是在大明朝境内,我希望早点解决完这些事,然后我们把目光放远,再解决海外的问题。好在范司令把事情想在前面了,我真的非常高兴。”
和张知木的谈话,总能让人受到受鼓舞,让人觉得长见识,这是范成坤和林宗伟他们共同的感觉。张知木在他们眼里是一个随和的啥话都可以说的人,也是经常让他们感觉到非常敬畏的一个人。这个人神秘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让人觉得就是身边的朋友一样很平常。这个时候的人还不知道有“人格魅力”这个词。不过他们知道一点,跟着张知木干,就会越来越好。
张知木回到家里跟黄玉坤说,他让造纸厂生产手纸的事时,惹来黄玉坤和表姐一阵不停的大笑。
表姐笑的有点很直不起腰的说:“哪有你这样的领导,还要管拉屎擦腚的事?呵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