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秩序,窑岗的警察几乎全部上街了。就连阎伯驹没事儿也带着人在街上溜达。为了接待这些人,黄玉坤和陆成祥他们动员几乎能动员的所有资源。现在窑岗真的可以说,人满为患。
张知木和卢炳义在窑岗车站一出站台,没上马车,就觉得怎么到处都是人。赶车的车夫说:“张总,你这些日没在家。可能是全大明朝的人都到了我们窑岗。现在满大街都是人,也不知道都从哪来的。”
张知木和卢炳义没回家,都一起来到了指挥中心。
陈玉峰和欧阳鹤给张知木和卢炳义介绍了大顺军那边的情况。
欧阳鹤介绍说:“经过刘宗敏在我们造船基地前面一折腾,大顺军现在老实多了。本来还有一些人在洪泽湖岸边比比划划的,现在都没影了。情报显示,他们正准备打应天府呢。看来一切又都回到了我们预想的轨道了。”
“行啊!这些事对林青他们也是个锻炼。”张知木说,“不过现在难受的应该是留都南京的百官们。”
陈玉峰说:“李自成他们打中都凤阳时有些伤了元气。好不容易恢复了点儿士气,又和我们碰一下,虽然死的人不多,可是士气伤的厉害。而留都应天府可不是好打的。如果百官努力,李自成就是打下应天府也会大伤元气。”
欧阳鹤也说:“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迁都北京之后,南京成为留都,那里仍保留一套内外政府机构,包括文职系统的大小九卿、武职系统的五军都督府以及守备太监为首的内府各机构,他们的核心任务即为守备南京。南京守备由内臣宦官担任的南京内守备,也叫守备太监,职责为与外臣文武官员守备留都南京,同时掌管南京的内府各衙门。宦官官衔最高为太监正四品,其次为左、右少监从四品。南京守备内臣官衔多为太监,也有少数监担任内守备的。他们的特点和普通官员不同,那就是绝对忠于皇上,所以他们定会拼死保卫留都南京的。”
“他们用太监作为留都守备是一步高旗。不然,南北两个朝廷,弄不好就分裂了。”张知木说,“不过这次大顺军死伤的人数的确不多。他们在我们窑岗的时侯,一次进攻死伤人数也不止这些,现在我们武器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候我们还是火枪为主的。”
“呵呵!我看啊,大顺军现在也不可同日而语。”欧阳鹤笑着说,“他们这次进攻,我看底气就不足,没有死拼的准备。是一触即溃,逃的要快一些。他们未战先怯阵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