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比赛时也是进行现场直播,每天也有名家进行现场点评。
一时间,不但参赛的选手出了名,参加点评的嘉宾也跟着出了名。窑岗广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买不到票的人,都会聚到这里。为了照顾大家,在广场的四周设了几个饮水处,免费为大家提供茶水。
这些天,窑岗简直就象过节一样。没有比赛的时候,人们就聚在广场,谈论着比赛的事。最后,弄的窑岗广场好像比比赛现场还热闹。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不违法,随便说。人们尽情的享受着比赛,也尽情的享受着自由。这里没有任何其他身份,都是比赛的爱好者。这里不管认识不认识的聚在一起就可以谈起来。
那些没有银子来到窑岗的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时候,各家饭店客店,其他买卖家,都会忙不过来,临时雇人。最起码吃住不愁,还能剩点儿银子到小酒馆儿和茶馆儿边喝边聊。
有的时候,人们谈着谈着,内容就不只是比赛的事儿了。从窑岗到天下,从古到今。没有不谈的。人们从各地聚来,饱受压抑的情绪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释放了。最后没有不说窑岗好的。如果有人提到窑岗有啥不足的,马上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攻击。
窑岗电台和报纸也适时引导大家。话语权有一次显现了威力。
比赛间隙,窑岗电台也会把应天府前线的战况报告给大家。在窑岗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里,人们喝着汽水,看着喷泉,听着远方战况,就象听评书一样。是血雨腥风显得那么远远。可是那些从江南,和战区附近过来的人,心情就不一样了。这两处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这里一派升平,家乡那里却是战火纷飞。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有一天也能象窑岗这里一样。再说了,应天府江南,那边气候环境,要比窑岗这里好得多。更应该好一些才对。
李自成动手打应天府了,按照计划,窑岗人也在做接收汉中的准备。晚上,陈玉峰和欧阳鹤参加裁判工作。白天还要督促进军汉中的事儿。虽然取汉中,就是李自成不让步,硬打也不会有啥问题。可是现在要通过取汉中做一场戏给皇上看,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陈玉峰和欧阳鹤亲自掌握。欧阳鹤已经电话通知刘云和范成坤过来。有些事情,需要向他们当面交代。
陈玉峰和欧阳鹤正在大型沙盘前面研究这些事儿。突然,从门卫打过来电话,要陈玉峰接电话。陈玉峰看了一眼参谋,有些不解,怎么门卫的电话要他来接?参谋说:“陈总,你还是接一下吧!门前来了两位道姑,一个是叫妙真师傅,她说提起她名字你一定能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