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院的地址和院长我都想好了。”张知木说,“我们不是在窑岗和冶场之间开始建设生活区吗?我看就把钢铁学院建在那里,那里离冶场还近。那个院长就让刘宝学担任,他的文化水品比你父亲高。他做院长更合适。”
“那冶场谁来管呢?”李云鹤问。
“暂时没人能替代刘宝学,你父亲包头那边还忙不过来,就由刘宝学先兼职吧!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其实具体事物可以由副院长多管一些。”张知木说。
陆成祥接话说:“张总要是下决心建这个学院了,回去还要和卢先生马上研究下。好多现在建的基础设施,都要兼顾到新学院的建设。你说的那个位置倒是真不错,有山有水的。电车线路还要通过去,交通也方便。”
“建学院啊,是我们长远的投资,他带回来的效益马上看不见,可是后劲儿长。”张知木怕陆成祥心疼银子。
“嘿嘿!张总,你放心,这些事儿我现在看的很明白。好多以前我看着花银子心疼的事儿,现在看来都赚银子了。建一个学院用不了多少银子!”
陆成祥的话让张知木有些吃惊,不过张知木马上明白,窑岗现在真的是太有银子了。窑岗每天进出的车队、驼队都是络绎不绝的。火车轮船每天都在轰轰往来。他们会带来大把的银子。过去,皇上借一次银子,陆成祥就象大病一场一样。可是现在陆成祥已经很坦然了。一是习惯了,二是现在他手里真的有银子了。陆成祥的精神状态好像和银子的多少成正比,张知木觉得陆成祥现在是越活越精神。
李云鹤开玩笑说:“我说,陆先生,你现在是越来底气越足啊?”
“哼哼!小子,我们不但银子足,你知道我们这一年建了三个大型粮库吗?都是可以进火车的大型粮库。”陆成祥说,“出了窑岗现在山里那个,还在包头、西安各建了两大型粮库。而且马上粮食就能装满。我准备明年再在潼关那里建一个大型粮库,那里是交通枢纽,往哪里调运都方便。还有盐城、汾州也再建大型粮库。有了银子、粮食你说底气足不足?”
“足足!”李云鹤赶紧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