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木给他们一一介绍了窑岗的各位领导,宋应星也按照窑岗人的习惯,一一和大家握手。
宋应星是由于写一本儿《天工开物》而名满天下的。可是大明朝的官员对这些所谓末流东西极端的排斥,认为不入正流。宋应星也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重视,弄个亳州知府的位置,还是凭着别的本事。他没想到窑岗人对他这样一个落难的知府会如此的重视。
张知木首先替卢炳义先生向宋应星道歉,介绍了卢炳义必须去陕西,考察那个调水工程的事。
“卢炳义先生走的时候,一再跟我讲。一定要向您好好说说这事儿。本来他是要在窑岗好好接待您的,可是陕西那边有几十万人等着要开始工作。没办法他们必须马上赶过去。请宋先生一定要谅解!”张知木解释说。
“哎呀!我今天能到窑岗来,就要感谢卢先生。谢都谢不急呢,还有啥原谅一说。卢先生干的都是大事儿,我们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宋应星赶紧说。
酒菜上来之后,张知木做了一个欢迎词。宋应星也举酒表达了谢意。
酒过三巡之后,宋应星对张知木说:“张东家!我们想到窑岗人会如此厚待我。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就早该过来了。”
“现在宋先生过来也不晚,记得上次我们见面时,我说过,宋先生啥时候到窑岗来我们都欢迎。只是没想到宋先生离开亳州之后,没有联系我们。让先生和家人受不少苦。也是我们忙的疏忽先生的事儿。”张知木说。
“张东家客气了。我一家人逃到淮安,后来又逃到扬州,原以为我也是一个知府,也是朝廷命官。就是治罪我们,也要该审的审,该判的判吧。可是到哪里都没有人理我们。弄得我一个堂堂知府象一个乞丐一样。唉!要不是李公子后来找到我们,我们真的要讨饭了。”宋应星说的眼泪要流出来了。他们一家人,的确受到了不是少冷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