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当张知木提出来,准备让黄河改道的事儿,宋应星差点没蹦起来。

        “张东家,您要是把这件事儿做成了,那可是造福万代的事儿啊!几百年了,至从黄河夺淮入海以来,淮河一带就没安稳过。有一点水就会涝一大片。如果将黄河改道,再把淮河入海口疏通了,苏北就会有变成鱼米之乡。那里的粮食就会养活很多人。如果张总信得过我,我愿意为这事儿出力。我对那一带要熟悉的多。”宋应星有些激动,恨不能马上就做这件事儿。

        张知木说:“这事儿太大了,我们要从长计议。等我们把李自成打跑了,我们才能做这事儿。”

        宋应星不是个糊涂人,他说:“我知道,我们窑岗人下一步,绝对会去取中原。取了中原之后,就能把淮河这一带控制在手里。至于,从开封沿着山东济水河道入海这段黄河大坝,就请皇上出面下旨修建。皇上没有银子,我们可出一部分工钱。至于需要征地的事儿,就让皇上下旨,由沿岸的官员们去办。要是我们自己办,那些征地的银子就不知道要多少。”

        “宋先生说的是,我们不想对大家用强制手段,做这样的事儿,难度就太大了。”张知木说,“不过我们从开封到淮安的这段黄河故道可以改成一条运河,省出来的运河两岸的会多出来很多好地。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可以用这笔银子建设码头和大桥。彻底改变那一带的交通状况。”

        “张总,你还要想到,挖通淮河通到大海的这段河道也需要不少人工。”宋应星说。

        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洪泽湖几个泄洪口的事儿,“我们不但要疏通原来的入海口,还要加几个入海通道。淮河水季节性太强,往往是集中下来,越到下游,几条河流的水都聚在一起,水量非常大。入海口泄洪能力不够的话,很容易造成灾害。”

        “是啊!这些事情需要认真研究才行。不过现在就应该早点儿准备着。有些事情现想很可能想的不全面。我们没事的时候就想想,就可能会把事情想的很周全。”宋应星很快的就进入了状态。因为大家没把他看成外人,他也就很快的站在窑岗的立场考虑问题了。

        看着窗外见亮了,张知木对宋应星说:“我们今后有都是时间慢慢聊。现在天快亮了,我们都睡一会儿,一会儿事不少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