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收复雁北车队归来
李公公把张知木和他讲的话,原原本本都向崇祯皇上汇报了。关于窑岗人的消息,事无巨细,皇上都愿意听,这一点李公公早就清楚了。
关于大同那边的事儿,崇祯皇上现在还没真的担心,他更清楚,那边的人已经和窑岗人往来密切,这已经不是秘密了。要不是窑岗人不断的接济大同那边,情况还真的不知道怎么样了。再说了,崇祯皇上知道,大同那边的人也不敢和窑岗人做对。他们也怕窑岗人哪天一翻脸,拿他们出气。他们挨着窑岗人哪敢不和窑岗人搞好关系。不过,崇祯皇上也担心再出现周遇吉那样的事儿,军队被窑岗人再给吃掉了。不过窑岗人要是真的把他们吃掉了,自己也没有啥办法。吓唬人家,没有用,和人家翻脸也没有用。翻脸了自己用银子找谁要去。可气的是,自己勒紧裤带在中书省集结了点力量,那些带兵将领们提到窑岗人就打哆嗦。想靠他们和窑岗人对抗,简直是玩笑。
崇祯皇上觉得,窑岗的张知木提出让郑芝龙出兵剿贼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崇祯皇上知道郑芝龙现在富可敌国,可是也没想到他会每年收入上千万两银子。张知木既然言之凿凿的说这事儿,就应该没有错。以前大宋朝是每年都能收入几千万两银子,看来郑芝龙收入这些银子是非常可能的。可是这家伙,给朝廷上交的银子实在是太少了。朝廷也是对他们没有办法,才放手让他们自己干的。不过,现在朝廷有事儿,他们应该出力了。正象张知木说的那样,闯贼马上就要威胁他的利益,他也更该出力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上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议这事儿。这次大臣们完全同意皇上的意见,少有的一致同意。商议完这事儿,有人又说,“请皇上出面马上请窑岗人出兵吧!”
崇祯皇上这个气啊,“说窑岗人要谋反的是你们,现在要窑岗人出兵又是你们。上次窑岗人好不容易派兵到镇江去了,你们又是哭又是闹的,让我下旨把窑岗人的赶回去了。要不是你们逼着朕赶窑岗人,窑岗人在那里,闯贼敢如此猖狂吗?你们碗里的饭都是窑岗人给的,可是你们…..”崇祯皇上气的已经说不下去了。
又有人说:“皇上,我们千错万错,您怎么罚我们,我们都认,可是江南的江山要紧啊!以前我们有应天府在,如果北边有变故,我们还有退路,可是现在……”这位也说不下去。
崇祯皇上明白这人说的是实情,可是他们也是为自己着想。东林党人的老巢被闯贼给占了,是动了他们老根儿。他们当然害怕,就连他们一向反对的窑岗人。他们也不顾面子请人家出兵了。要不是动了他们老根儿,他们绝对不会这样。
“算啦!我们已经把窑岗人得罪的伤透心。他们刚走,你们就把人家花了很多银子建的码头设施给拆了。让人家战船都没法进行补给,不然有他们战船停在那里,闯贼能打过江去?你们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崇祯皇上一边骂,一边说,“我已经几次请人家了。他们已经从陈仓古道出兵汉中,正和闯贼在襄樊那边的汉水对峙。其他的地方,他们说啥都说没兵可出。我也看明白了。他们要是没准备好,说啥也没用。说不定啥时候人家准备好了,就象收复陕西一样,突然出手,一下子就打过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