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五十章蒙古兵暴露隐蔽处满清军选定突破口

        蒙古人退出中原,回到草原上,始终忘不了他们先辈们往日的辉煌。但是由于他们始终内乱不断,形成不了统一的力量,虽然经常给南面汉人带来很多骚扰,可是一直没形成很大的威胁。但是他们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心仪的南方,情报工作是这些看起来野蛮的蒙古人的长项。新兴的窑岗势力早就在他们的视线之中。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股势力会发展的如此迅猛,更让他们感到心惊的是,英勇善战的鄂尔多斯人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迅速的就被吞并了。因此草原上各部很快的就得出了结论,千万不要去惹窑岗人。这样消息在草原上,传播的很快。如此广袤的土地,如此分散的住所,蒙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一个谜。

        窑岗人占领了河西和河套地区之后,获得了短暂的安定。但是蒙古人不会永远甘心忍耐的,当满清发出联合对付大明的时候,漠南的蒙古人除了土默特人之外,那些依附了满清的蒙古各部自然要听招呼,就连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人和漠西的蒙古各部也暂时停止了纷争,要一起对付南面的汉人。

        历史上,鞑靼人先后三次对瓦剌发动大规模进攻,将瓦剌人赶到蒙古西北的科布多地区,瓦剌人基本上退出了蒙古高原。在忽必烈鞑靼人的打击下,瓦剌人分裂为四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这就是所称的漠西蒙古,或卫拉特蒙古。

        西蒙古中最强大的准噶尔部落西逃,将其西方的土尔扈特部落又赶向更西的地区。土尔扈特人击败哈萨克人的阻截,于崇祯二年(1632)年占据金帐故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后来,土尔扈特汗国占据了顿河到乌拉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在鞑靼人的打击下,瓦剌人四散奔逃,另一部和硕特人逃到额尔齐斯河一带。崇祯六年(1636),和硕特汗的弟弟顾实汗离开大队,前往青海发展,建立了青海和硕特汗国。后来,已经非常强大的准噶尔汗国,灭掉了和硕特汗国。

        西蒙古人中最强大的是准噶尔汗国。(准噶尔人后来被满清进行了种族灭绝。)崇祯四年(1634年),***洪台吉即位为准噶尔汗。他击败哈萨克人,称霸中亚东部。

        面对沙俄入侵的威胁和满清统一漠南蒙古的形势,漠西蒙古和喀尔喀蒙古的头领们意识到,维护统治加强秩序,巩固和加强部落的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重要性。基于这种共同利益的认识,崇祯十三年(1640年)九月,在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倡导和支持下,联合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厄鲁特和喀尔喀的蒙古头人会议,有各部四十四位蒙古头人参加,制订了《蒙古卫拉特法典》,以此作为维系内部统治、协调各部关系、加强统治、共同对外的基础,从而大大加强了准噶尔部的实力地位和蒙古各部的团结,使漠西蒙古地区出现了安定和稳定的局面。巴图尔珲台吉在厄鲁特地区,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建设,发展牧业生产,并在其首府(今新疆)北部和博克赛尔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建立固定居民点,使游牧经济逐渐发展到城镇经济,准噶尔部所在地逐渐成为厄鲁特蒙古的政治、经济中心。

        漠北蒙古族诸部也称为喀尔喀蒙古各部,是因为他们分布于漠北喀尔喀河(PS)沿岸而得名的。元太祖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外七部居河西。

        现在鞑靼和瓦剌蒙古兄弟联合起来会同满清要一起对付逐渐强大的汉人了。

        他们进行了大致的分工,瓦剌的准噶尔主要目标是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鞑靼的喀尔喀蒙古人对付的是贺兰山到大同这一线。漠南蒙古人和满清合力对付张家口以东这一带,主要是明军这些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