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送别牛金星研究海外大事
来到窑岗的刘宗敏和牛金星,不能不把张知木和李自成进行比较。张知木明显的要比李自成多了一些人情味儿。两人其它方面的差别,他们心中更有数只是都不能说,这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人。
牛金星对李自成很了解,要说李自成当初来窑岗的时候,更多的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张知木是啥样的人,还没先决心归顺窑岗的话,他完全是到了窑岗见过张知木之后,才完全被张知木折服了。牛金星心里更佩服李自成的是,这个人想好的事,下决心做了,就非常坚决。把他们文臣武将派过窑岗来,李自成就是想让他们心悦诚服的了解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这一点,李自成做到了。
到了窑岗之后,大顺朝的这些文臣武将们,明白了为啥李自成在陕西不和窑岗人打,在中原不和窑岗人打,现在到了江南反倒归顺窑岗人了。是因为李自成站得高看得远,他早就看到大顺军和窑岗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打的结果就是死更多的人,而且没有任何胜算。
特别是刘宗敏他们武将们,参观了窑岗军事学院、窑岗少年军校之后,看到窑岗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还有教学手段,他们彻底服了。这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看到了窑岗人的各种教材之后简直惊呆了。教材上列举了各种战例和实战战法,让刘宗敏他们觉得后背发凉。这些东西,窑岗的军官在学院里面就已经背熟了,他们军队中,如果哪位将领会用一招都觉得很是高人一头的,这怎么能相比。还有新兵训练基地,能经过严格训练新兵才能编进战斗部队,这样的军队就不用担心新兵多不多的问题。刘宗敏和那些将领们私下议论,他们队伍里面的士兵,十个里面能有一个士兵达到这里新兵的水平就不错了。其实他们没敢说,那个断桥之类的东西,他们这些将领们也没未必都敢过去。
不过有心的将领们参观的时候,毫不掩饰的用新学会使用铅笔进行记录。窑岗的工作人员,在不保密的情况下,也送给他们一些资料。
关于窑岗士兵门都学习文化的事,刘宗敏和李自成探讨过,这次刘宗敏和大家讨论的时候,有发言权了,“这就是我们的军队和窑岗军队最大的差别!这是闯王爷说的。当时闯王爷跟我说的时候,我还听不进去。现在一看才知道,不识字按照窑岗的战术训练都很难进行。特别是,当了军官不识字根本没法指挥作战。当初我们撤出陕西、撤出中原,你们不少人还嘟嘟囔囔不满意,现在知道为啥了吧!不论是官还是兵我们差的都太多了。不仅仅是武器上的差别。”
过了初五,牛金星他们一群文臣就要先回去了。他们要先乘火车到风陵渡然后,看黄河能不能行船,能行船坐船走,不能行船就走陆路到开封。
张知木带领窑岗的官员们,到窑岗车站给他们送行,也真是一一惜别。这段时间,虽然大家都是搞政治出身,在一起还是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临上车前,牛金星最后来到李岩面前握着手:“李公子,今后就多多拜托了!”
在窑岗这段时间,牛金星几次单独请李岩把话谈开了。也就是以前的事儿都是为了争宠,多有得罪,希望李岩谅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