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刘宗敏他们刚走,《窑岗周报》、《窑岗日报》还有窑岗广播电台就登载和播出了崇祯皇上准备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儿的圣旨。这一下子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明朝都在议论这事儿。反对意见超过了当初的预计,就连很多窑岗自己人都不同意这样的土改。因为他们攒了不少银子,就想回乡置田地回去当地主呢,如果全国都不准有地主,他们的美梦也要破灭了。那些地主更是坚决反对,动他们的土地就是动他们老命一样。

        作为试点儿的沁水地区更是闹的沸沸扬扬的。可是沁水那边的地主们,此时才注意到。窑岗在这里已经派驻了大批的警察和军队,显然是准备充分。和窑岗人较量过的这些地主们心里清楚,窑岗人要是不准备好了,是不会有行动的,既然行动了,那就是准备好了。

        他们猜的没错,这次阎伯驹、阎兴、李岩、邱老东家都亲自到了沁水地区协助土改工作。他们和各级官员们进行宣传的同时,拿出了详细政策。而且这次拿出来的政策非常详细,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可是那些地主也有誓死不接受的。扬言谁敢动他们的地就和谁拼命。

        这些事儿,窑岗人早就想到了,他们没手软,对那些油盐不进武力对抗的也开了杀戒。因为他们是对抗圣旨,杀了也正法。杀了几伙人都在报纸上登出来。后来的工作就容易多了。那些原来跟着庄主想跟土改对抗的农民,一看这样的土改对他们是有利的,虽然表面上不敢公开支持,但是暗中都是欢迎的。这次土改有一个好处是,地主的土地不是没收而是由政府收买,然后再分给农民租种。地主拿到银子,政府鼓励他们从办公室工商活动。这次窑岗的干部们下去的时候,也拿出来一些可行的项目提供给他们,比如粮食加工厂,养殖项目,小型石灰窑等等。

        这件事儿的影响可不仅仅是沁水地区,所有的地主们都在人心惶惶。有人甚至开始串通对抗了。

        不过,在窑岗大批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土地分到农民手里。

        在沁水地区工作的窑岗官员们,马上就感到工作起来阻力小多了。因为农民是从政府手里分到的土地,再不是地主的家的雇农,也不用再啥事儿都听地主的了。对那些威胁农民不准他们租用土地人,窑岗人也不客气,一旦坐实,立刻杀头。这样的土地改革没有一点儿铁血手段是绝对不行的。

        为了支持第一年租种政府土地的农民春耕,窑岗这边免费送来了很多化肥。

        为了支持窑岗人打通丝绸之路的努力,崇祯皇上派出了由礼部的主客清吏司郎中王鑫带领的十几个人队伍来到窑岗,他们是领命作为朝廷特使,陪同窑岗人一同西进的。主客清吏司郎中是五品官员,是很大的官了。看来皇上是想显示对窑岗做的这事儿的重视。

        张知木当然也是以礼相待,把他们安排到了窑岗宾馆,隆重的宴请了这位郎中王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