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福建那边,李自成和郑芝龙到了泉州和范成坤汇合后,一起研究了从海陆进攻安南海防港的事。范成坤早就有这意思,他们是一拍即合。

        原来,范成坤接管了郑芝龙的船队,对原来的专门武装船队进行了整编。

        郑芝龙的船队,有一批专门的武装船,还有不少船长都是原来大明水军将领。范成坤经过仔细考核,将能用的船长留用,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同时给他们调配了副手和电报员,将他们原来笨重的大炮换上了可以直瞄射击的步兵炮。这样郑芝龙原来的战船战斗力可就是提高了很多。那些船长的待遇也都是完全按照窑岗船长的待遇执行,只是纪律要比以前严格了。

        这些船长们没想到窑岗人能收留他们,还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其实这些大多数都不差钱,他们更在乎的是,窑岗人同意将他们孩子们送到窑岗去读书。现在福建这边,那些大户人家,家里要是能有孩子到窑岗去读书,简直是莫大荣幸的事儿。那些以前到窑岗去的人现在回来,都是各级官员,让八闽父老嫉妒的眼睛发红。

        范成坤和穆义有时间就和这些船长一起研究战法,特别是,今后蒸汽船和风帆战船配合作战的战法。经过接触,和大家的感情也拉进了。这些船长们知道李自成军队要撤走到安南去的时候,纷纷给范成坤提议,用海船把他们送到安南去。他们都说,凭我们的蒸汽战船,夺下海防港是很容易的事。我们对海防港非常熟悉。

        范成坤也对这个建议很动心,因此也给指挥中心发去电报提出了这个建议。他没想到的是郑芝龙也在窑岗很认真的提出来了这个建议,窑岗指挥中心这边基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建议他们细化行动方案。

        具体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郑芝龙和李自成都见识了窑岗人是如何工作的。他们都对窑岗人做事的认真直咋舌。窑岗人将每份情报都仔细核对,分配的任务非常明确,每件事儿都有几种预案。能考虑清楚的,绝对不含糊。而且任务都落实到纸上。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但是又不死板,留有各种余地。

        与此同时,窑岗的山地丛林军已经在桂林的兴安镇的灵渠附近,搭建了几个大型营地。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开始用拖轮从福建、浙江通过水路向这里运送。他们是沿着运河进入长江,逆流而上从进入洞庭湖,进入湘江,来到兴安镇。

        这样的大规模运输,对窑岗的运输能力是极大地考验。长江上布满了坐满士兵的驳船,这些船队日夜不停地沿江逆流而上。好在船上的生活设施很完备,吃用都充足。这些吃过各种苦的士兵们没觉得受多少罪。在船上坐着可是比用两只脚步行行军强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