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五章进军两广钢厂投产

        一直到二月中旬,扩军以后各级调升的军官培训结束了。给他们三天假期,在窑岗好好购物玩儿了一下,欧阳鹤就命令他们立刻赶回自己的队伍。扩军以后,军官和士兵需要有一些磨合时间。

        军官们走了之后,接管两广的干部和警察,也都向南进发了。

        进军两广的事是由秦鹏负责,为了研究两广问题,秦鹏春节都没有回窑岗来。一直在灵渠那边收集两广的情报。

        秦鹏面临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仗要打,而是处理那里的朝廷官员。广西这边的很多地方,由于张献忠的不断过来侵扰,不少地方官员们都已经跑光了。广州那边虽然这两年也是和朝廷断了联系,可是官员们还都是在位。窑岗这边下决心,不管崇祯皇上如何反应,秦鹏这次都要把这些地方接管过来。没有彻底接管这些地方,南方就不算稳定。

        特别是广州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贸口岸,窑岗人特别针对这点儿准备了不少干部和人员。陆成祥已经带领不少他的人,到了福州,这些人要随着军队直接进到广州。

        三月中旬,秦鹏指挥军队从福建和灵渠那边两个方向,同时向两广进军了。

        窑岗这边对他们的进军的事儿根本没有进行报道,倒是窑岗的主要领导们分别来到了包头,又都到了白云这边的钢铁基地。因为这里的出钢了,要举行轧制第一条钢轨的的仪式。这可是对窑岗来说非常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儿。因为钢产量一直是制约窑岗工业发展和建设的瓶颈。包头钢铁厂设计的钢产量就要比冶场那边大几倍。

        现在包头这边的工业基础算是有了,有了两台百万兆瓦的发电机在发电,而且电网和山西整个电网完全联在一起,电网安全大大提高了。一个转窑水泥厂也投产了,乌梁素海那边的造纸厂也在建设,一个奶粉厂和罐头厂已经在生产。应周遇吉的要求,一个毛纺厂也在设计,地址已经选好,马上就可以开工。

        张知木和黄玉坤提前几天到了包头,参观了包头的建设情况,看望了这里的工人和垦区的移民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