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张献忠一再催他们早点入川,可是赵金利知道没有准备好不能行动。一直到到窑岗培训的军官都归队,一部分配给他们窑岗官员和警察都到位了,赵金利才指挥队伍向四川开进。有部分水路,窑岗的船可以将他们需要的物质帮他们送过去。但是进川的路还是十分的难走。尽管张献忠也派人修了道路,但是只能说是比以前好了一些,对于大队人马行进来速度极慢。特别是赵金利他们重武器走在这样的路上更是十分困难。但是赵金利宁愿重新派工兵开路,也要坚持将重武器带上。他知道进了四川家里就帮不上他们了,遇到所有问题都需要靠自己解决。所以赵金利他们一路进军艰难速度非常慢。
好在有张献忠派人接应,一路上没有武装干扰。他们分兵两路,历尽艰辛经过龙安府、顺庆府、保宁府,分别到了到了重庆府、成都府的时候张献忠的大军,已经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向水西安氏反叛土司开战了。
赵金利进川前,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一起跟他谈了一次话。
张知木对赵金利讲,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大明朝目前有两个隐患,一个是西南各族土司们,再一个就是东北的满清。刚刚结束的西南土司奢安之乱,前后历时九年,战争持续到崇祯三年(1630年)才结束。天启年间,四川永宁(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发动叛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围成都达一百多天。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进围贵阳两百多天。当时逃进贵阳的人有四十多万,城里无粮后,军民相食,吃到最后城里面只剩两万多人。所以西南土司的力量不能小看。现在有张献忠在前面使用威压的手段,我们过去后,想长期治理那里,不能完全靠威压手段,要恩威并重。要让当地百姓们看到希望,得到好处。但是我同意对那些反抗者不能手软。记住,如果那里的土司制度不完全打破,那里就不会有永久的安宁。那些土司们一旦有权利,野心就会膨胀,还有就是他们不会从心理上愿意服从我们汉人的统治,他们的反抗意识是从心里面就有的。你们要对那里百姓多宣传,告诉他们我们实行的政策就是各民族平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各族人,我们一律平等对待。我们那里的政府也要吸收一些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当地人。以夷制夷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们了解当地情况,要和他们配合好,千万不要歧视他们。这点你们全军将士都要好好做工作,让大家都重视起来。我想军事上,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你们打的更多的是政治仗。
赵金利听了直点头。
陈玉峰说:“一开始,你们一定要杀出威风来,不然你们的怀柔手段,人家就会认为是软弱。我看张献忠能大开杀戒,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呵呵!陈总的话我同意。”欧阳鹤说,“你们把人家土司历代相传的土司权利给打破了,人家必然要和你们拼命。一切事情都是要在武力上见了高低才能谈得上。最后和平了,也是打出来的。只要听话,我们善待他们,否则重罚,坚决不客气。没有威,他们不可能知道恩。”
使用强力手段张知木是同意的,要想短时间解决西南问题,不用强力手段不行。张知木清楚原来的历史中,吴三桂就是几乎灭绝了西南不服的少数民族,才算是彻底使西南安定了下来。虽然张知木不赞同那种灭绝性做法,但是也知道,这是生死较量,仁慈了不行。当初明太祖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在西南一共设置了三百多个土司,那些大土司的领地被分割成很多小土司,那些不服气的土司经常要发动战争进行征讨吞并。但是有些土司很有影响力,象水西安氏就采用四处联姻的办法,他们一动造反,就会有很多土司跟着响应。
不过,张知木分析这次西南土司们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他认为大明朝不行了,这个张献忠是四川的外来户,不受四川人欢迎,他们以为这是他们起兵造反独立的好机会,就真的扯起旗帜造反了。他们深居深山消息太闭塞了,不知道现在已经崛起了一股他们根本没法抗衡的力量。而现在的张献忠有窑岗人做后盾,正想给窑岗人做点事,等着这个好机会向他们大开杀戒呢。
看完,刘云递过来的电报,张知木说:“赵金利他们算是把脚踏进了四川。就看他怎么在四川和西南站住脚了。不过,给赵金利和张献忠发电报,注意多捉俘虏,四川的道路实在是太差了,我们需要人修路。那种栈道必须搞成你们修的那种能通汽车的路才行。需要水泥就从汉中运。对了,告诉他们,那里稳定一些,我们会派人进川详细的设计一下进川的公路。今后我们要想彻底改变那里情况,必须将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修进四川西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