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十九章运河成功通航水军准备到位

        就在窑岗人或明或暗的做着进军辽东的军事准备的时候,唐景窑发回来的一个好消息,开封到淮安的运河经过不到一年的施工,已经基本完工,具备通水通航条件,只是运河上的几座大桥还没有施工完,但是考虑到这条运河可以极大地缓解运输压力,唐景窑建议先通航再说,其他辅助工程,可以慢慢完善。

        这样事儿张知木当然非常愿意。和大家商量了一下之后,张知木决定和陆成祥、阎伯驹还有两位王爷以及愿意凑热闹的鄂尔多斯万户、千户都一起去参加这条运河的通航仪式。

        听说有这样的热闹,小红玉也非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好在是张知木他们包了一艘客船去,张知木也就答应了。

        开封到淮安这段运河的开通,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新修的运河河道深,可以通行重船。从长江到淮安的的运河,经过窑岗几艘挖沙船的日夜工作,也将河底挖深不少,通行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窑岗客船满载的情况下,已经可以通航。这就意味着,长江上的客船可以满载的情况下,直接开到窑岗去。由于吃水深了,货船也可以多运不少货物。这件事儿在大明朝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前来观看通航仪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开封,运河两岸都是人。

        本来到了开封,周王和安平公主想请张知木和小红玉住在王府,小红玉对他们说:“我看我们都不是外人,就别折腾了。船上的条件不错,我们还方便。”

        张知木也点头说:“周王爷,你们心意我领了,我看我们就在船上吧!在这里我们还习惯一些。再说了,大家都在船上还热闹。”

        周王爷笑了笑说:“张东家说的也是,船上的条件要好多了。我回家去看看,也不多呆,还是船上人多热闹。”

        代王也过来说:“哎呀!你的那个王府还有啥放不下的?前些日子我回到大同那个家里,是硬着头皮住了一段时间,赶紧跑回窑岗来了。”

        “嗨!这终究是我的家啊!不回来有些想,回来一住还真不如在窑岗那边舒服。不管怎么说我也要回去看看。”周王说完,又对张知木说,“张东家,我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在开封这里建一座黄河大桥,另一个是在开封建一所窑岗那样的大学。只要建大学,我就把我的王府捐出来,就做学院用。”

        听了周王的话,张知木也有些感动,“周王爷,这两事儿都要办。第一件,建开封大桥的事儿,你放心我一直记在心里。今年底或者明年,潼关大桥就能通车,撤下来的人马,马上组织架设开封黄河大桥。第二件,在开封建一所学院,我也同意,不过我建议您的王府还留着。这座王府,是我们建筑水平的一种标志。将来,你不把他们传给子孙的话,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博物馆,供大家参观学习之用。我们窑岗各大学现在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也有不少学有专长的教师,完全可以派出人来在开封建大学。今后还要建设几所大学才行。我们窑岗能招收的学员人数还是有限,而我们今后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