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凌迟处死汉奸收复领土开战
对于崇祯皇上来说,押送到到北京的这些汉奸也好,满清王爷也好,都好办。他们都是罪恶滔天,凌迟处死他们,崇祯皇上会毫不手软。可是崇祯皇上就是想再见见这个洪承畴。按说洪承畴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也不错,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爱戴,不该投降了啊!
洪承畴还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因为家境贫寒,十一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天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这样洪承畴才重返校门。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踏入仕途的洪承畴在围剿农民起义军中屡立奇功,由于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大明朝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
崇祯十三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攻陷真定、广平、顺德、大名(河北)等地,高阳失守,大学士孙承宗殉职,卢象升在巨鹿阵亡,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守卫。
后来,洪承畴在和皇太极在松锦之战中战败。当时大明朝是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悲痛,停止上朝三天,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了“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的时候,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皇上的御祭才算是停止。
洪承畴的投降对大明朝上上下下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对崇祯皇上皇上简直是当头一棒一样。
洪承畴降清之后,由于他十分了解大明朝的情况,极尽所能为皇太极大清出谋划策,可以说处处都戳在大明朝的软肋上。崇祯皇上想起这个洪承畴恨得牙根儿痒痒。现在崇祯皇上非常想见见这个押回来的洪承畴,想和他好好地说说话,说说他为啥就那么怕死?问问他,人到了那个时候,命就那么舍不得吗?
王公公将他从窑岗人手里面接过来的一干人犯,用拖轮带着驳船,从黄河进入京杭运河,沿着运河直奔北京积水潭码头。那里早有人准备了大批的木笼囚车。船一靠码头,多尔衮等要犯从码头上一上岸,就被关进木笼囚车里面。
锦衣卫和北京城内禁军一起押着囚犯向天牢方向走。本来到了北京没有多远的路,可是为了让北京城内的百姓们看看这些囚犯,特意要让他们坐着木笼囚车在大街上走一遭。一路上前来看热闹的人简直是太多了,要不是有军兵拦着,这些囚犯恐怕到不了天牢,就会被仇恨的人群给撕烂。尽管这样,这些囚犯身上被菜叶子鸡蛋糊的到处都是。有的人丢的就不只是这些了,有不少人丢的是石头瓦块,将这些囚犯打的是满脸是血。人们被满清一次次破关骚扰,折腾的实在是太苦了。今天看到满清的摄政王、王爷都给捉来了,那份高兴没法言表。他们看到一个个汉奸被押过来的时候,更是恨得牙要咬碎了。百姓们知道,最可恶的就是这些汉奸帮着满清做恶,不然满清那么点儿人能敢对两万万人口的大明朝呲牙?特别是是那个洪承畴,人们想到他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种吃了苍蝇一样的感觉。人们为了祭奠他流了多少泪,可是突然传来他投降的消息。让大明朝军民简直是不敢相信,一个朝廷的重臣怎么就会投降了呢?大家接受不了。所以一路上,汉奸们身上的收到的各种礼物更多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